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5/13 09:28:41
来源:新华网

【西双版纳新观察⑥】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进行时 西双版纳展新貌

字体:

  没有好的作风,就跑不好新时代的“接力赛”,跑不出发展的加速度,就闯不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2022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云南省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自此,一场关于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接力赛”在云南跑出“加速度”。

  

  随后,云南省各州市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推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加快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中展现出了新的风貌。

  特色产业与项目建设迎“春天”

  自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来,西双版纳州特色产业发展与项目建设发展势头强劲,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2023年以来,西双版纳州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实现良好开局,除了粮食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外,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说到西双版纳的农特产品,许多人都会想到五颜六色的小糯玉米。2023年,西双版纳小糯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分别较2022年增长180%、212.5%,综合产值达42.5亿元,成为群众增收的新支撑点。在此过程中,西双版纳也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种植基地里,小糯玉米逐渐成熟(2月29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西双版纳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来,我们也迎来很好的发展机遇。”西双版纳云上良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丽娜介绍,2023年,该公司总产值8000余万元,同比增长11.5%;公司主要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玉米种植面积达到5000余亩,带动农户1200余户,平均每户增收30000余元;带动就业200余人,其中包括脱贫户。

加工厂里,工人正在对刚采摘的小糯玉米进行分类处理(资料图)。新华网发(西双版纳云上良品实业有限公司 供图)

  据了解,通过两年的探索,该公司除了种植、加工、销售端以外,还联合相关科研单位开展种业研发,申请专家工作站、绿色食品认证、企业标准体系认证,开展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溯源体系建设,未来计划实现小糯玉米全产业链发展。

  除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也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中获得了大提速。西双版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着力转作风、提效能,全力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州列入2023年省级重大项目50个(含3个“重中之重”项目)。特别是新能源产业取得了大发展——24个总装机198.7万千瓦新能源项目纳入全省新能源建设项目清单,新能源并网投产47万千瓦、超过过去10年新增装机规模的总和。

  2023年11月、12月,分别位于勐海县西定乡、勐腊县关累镇的南弄农业光伏发电项目和藤蔑山农业光伏发电项目相继全容量投产。其中,南弄农业光伏发电项目工程规划总装机容量6万千瓦,全容量投产年平均发电量7932万度,年平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6万吨,替代标准煤3.44万吨。

勐腊县关累镇藤蔑山农业光伏发电项目现场(资料图)。新华网发(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供图)

  藤蔑山农业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投产年平均发电量19830万度,年平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19万吨,替代标准煤7.71万吨。

  它们是版纳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中新能源项目的代表,也为当地的绿色发展作出了贡献。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来,西双版纳州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创新开展产业红旗村、文化红旗村、生态红旗村、人才红旗村、党建红旗村“五面红旗村”创建活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效能优势,努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景洪市勐龙镇曼费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依托勐龙(240)通道区位优势,推行“党支部+企业+党员+农户”发展模式,通过支部牵头、党员带头,以“1个党支部领航N个边民互助组”的“1+N”形式引导村民参与互市贸易,拓宽边民增收渠道。这里每周日常态开展赶集活动,预计村集体年均增收54万元,户年均增收3.6万元。

景洪市勐龙镇曼费村一景,航拍视角下村寨错落有致(4月1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打洛镇曼山村曼芽村民小组正不断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村文化品牌。“布朗弹唱”是布朗族文化表现形式,曼芽则是“布朗弹唱”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当代价值的代表性村落。据介绍,曼芽村党支部依托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文化振兴为突破,建立“布朗弹唱”传习所和民族文化展示馆,成立阿西管乐队,搭建平台,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推动“布朗弹唱”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曼法岱”,傣语意为“澜沧江下游美丽村寨”,正是这个地理位置优越的村寨,成了生态红旗村创建中的代表。曼法岱村民小组临江的一片滩涂地上长满了木棉花,因此被称为“木棉花寨”。近年来,曼法岱以“建设美丽家园”为目标,围绕“木棉花”打好生态福利牌,全面完善村寨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生态绿、环境美、村民富的新乡村。

  勐混镇曼扫村曼召村小组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与傣族手工造纸,近年来,该村经济得到了稳步发展。岩坎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西双版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州级代表性传承人、西双版纳首届雨林英才民族文化人才。他率先引进机械打浆工艺,改良造纸技术并无偿教授村民,实现制造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开发出茶叶包装纸、普洱茶礼盒定制、装饰画等10个类别的50余种适销手工纸及其工艺型纸品,延伸传统工艺产业链。

勐腊县勐腊镇会龙村村景优美(资料图)。新华网发(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供图)

  紧邻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望天树”的勐腊县勐腊镇会龙村民小组通过“头雁”引领激发“群雁”活力、建强组织、振兴产业、美化生态。党支部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业,进一步增强“造血”机能;实施沪滇协作项目,与望天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设乡村旅游民宿23家、农家乐12家,户均增收达到1万元以上;在村内设立党员示范岗,组织党员签订承诺书,让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树形象、做示范”,带头开展美丽家园建设,实现全村户户是花园、家家有风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除了农业产业发展与村容村貌的改善,旅游在西双版纳的乡村振兴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徒步游成了新兴的旅游方式,基诺山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之一。自2022年开始,基诺山乡雨林徒步旅游逐渐火热,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当地开发了22条徒步线路,形成了集户外活动、民族文化体验、特定民族节日、动植物科普、手工制茶等于一体的新型研学旅游模式,雨林徒步旅游已成为基诺山乡的特色新名片和重要经济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让乡村越来越美丽。勐腊县勐捧镇打造“文明+”工作体系新亮点,构建起全镇精神文明工作庞大网络,于2023年11月成功创建文明乡镇,是全县首个“整镇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建设的乡镇,为全县各项社会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据悉,未来的勐捧镇,将站在“文明乡镇”新的起点上,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服务“四区”发展规划。

 群众生活便利程度再提升

  在不断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过程中,群众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2023年底,州政务服务中心完成升级改造,州医保、州税务、州公积金等州级外设服务中心整体进驻,科学构建窗口服务区、咨询服务区、自助服务区、无障碍通道等功能区域,建立无差别综窗和分区域专窗,共规范设置76个办事窗口,群众办事越来越便捷。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戴琴介绍,该局着力数字建设,全力提升数字政务服务能力,启动了便民惠企善政项目建设,依托一个平台实现“财税大数据应用、经营主体培育应用、数字政务服务应用”,并探索实践“云勘验”,在全省首推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云勘验”服务新模式,打造“不见面审批”全新应用场景,同时,“云勘验”还具备全程留痕可追溯的优势,在确保勘验标准不降的基础上,节省办事时间成本,提高办证审批效率。

西双版纳州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里,工作人员正在协助市民办理事宜(2月29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据悉,2023年,西双版纳州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办件301770件,办结率100%,“好”评率99.99%,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明显增强。

  在西双版纳,摩托是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为了保障群众出行规范、安全,西双版纳的便民服务也在群众考证、规范管理摩托车上下功夫。西双版纳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民警杨端介绍,为有效解决农村群众办证难、考证难的问题,扭转农村地区无牌无证违法突出的不利局面,西双版纳交警建立“交警便民利民服务超市”。

乡镇建立“交警便民利民服务超市”后,群众可就近办理车驾管业务(3月1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以普文镇“交警便民利民服务超市”为例,这里采用“综合服务办证大厅+摩托车检测线”配套建设模式,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农村群众可就近办理52项车驾管业务;同时以直考的方式开展“送考下乡”活动,采取现场报名、现场体检、现场学习、现场教育、现场考试的方式,将考场前移至村头寨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申领摩托车驾驶证。

  

  普文镇的“交警便民利民服务超市”只是一个缩影,目前全州共建立了7家便民利民服务超市。2023年以来,全州共计开展“送考下乡”活动309场次,为农村地区群众办理摩托车驾驶证3.6万余本,有效提高了农村地区群众驾驶证的持证率以及机动车的上牌率。

景洪市晴空万里、风光无限(资料图)。新华网 刘云 摄

  经济的发展,生活的便利,让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在“雨林之城”结出累累硕果。(完)

出品人:韩海阔 胡伟文

监制:李霞 岩温香

策划:李宁 康静 王晶

执行策划:柴静 刘云 李健 王海林

文字:柴静

摄影:刘云 徐华陵

剪辑:刘云 玉应罕

配音:关耀鑫

海报设计:游娟

鸣谢: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西双版纳州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

  【西双版纳新观察①】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书写年度“答卷”劲头足

  【西双版纳新观察②】“老牌”旅游城市的新“答卷”

  【西双版纳新观察③】中老铁路穿境过 雨林之城谱新篇

  【西双版纳新观察④】民族团结奏和音 边境村寨开出幸福之花

  【西双版纳新观察⑤】一图速览西双版纳州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纠错】 【责任编辑: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