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消防救援大队(以下简称“五华区消防大队”)以“服务大应急需求、服务基层综合治理”为原则目标,持续强化顶层设计以及职能融合,坚持因地制宜,依托社区建立“小而密”微型站,并按照防火巡查员、灭火战斗员、消防宣传员“一队三员”的模式推进“一队一站”工作的落成,实现“战时应急、平时防范”,同时结合消防队伍建设任务要求,实施“1+3+N”抓建模式。
截至目前,五华区已经建成街道专职消防队3支,并有3支正在推进建设中。
深入街道 发挥基层力量
作为五华区消防大队“一队一站”工作模式建设的缩影,位于昆明市和谐世纪小区里的五华区红云街道专职消防队(以下简称“和谐站消防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自建站以来,共参与了上百起消防救援事件。
五华区红云街道专职消防队(4月25日摄)。彭永强 摄
3月26日,和谐站消防队接到辖区内米藤婴幼儿成长园(和谐园)老师的求助电话,得知幼儿园正大门口出现蟒蛇,随即便派人赶到现场开展捕蛇行动,最终安全捕获蟒蛇,并带至野外放生。
和谐站消防队在米藤婴幼儿成长园开展捕蛇行动(3月26日摄)。彭永强 摄
开展训练 提升救援能力
除了周一至周五固定进行的日常工作训练,和谐站消防队每周都会联合辖区内的各个街道以及社区,共同开展消防检查,并定期进行火灾模拟实战演练,利用水枪、消防栓、消防车等消防器材进行模拟训练,不断精进、提升消防救援能力,此外也会开展消防安全相关讲座。
消防队日常训练(资料图)。赵坤腾 摄
目前,和谐站消防队拥有一辆水罐泡沫消防车,储水量3.5吨,泡沫量1.7吨,并为每位消防救援人员配备灭火战斗服、抢险救援服等两套消防服以及呼救器、头灯、阻燃头套、阻燃手套、空气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
直达一线 分担救援责任
和谐站消防队班长孙琦介绍,和谐站消防队每周的救援任务量从七八起至十余起不等,具体视社区内情况而定。和谐站消防队具有扎根一线基层的先天优势,所以无论大事小情,总能快速抵达火灾现场。
2023年7月30日,五华区和谐家园小区D5栋发生了高层建筑电缆井火灾。和谐站消防队接到火灾报警后迅速出警,第一个到达火灾现场开展救援任务,为后面到达的消防队伍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分担了救援压力。事后,和谐站消防队受到了和谐家园小区物业以及社区的一致好评。
和谐家园小区D5栋发生火灾(资料图)。赵坤腾 摄
对于“一队一站”工作模式,孙琦说,比起大型消防站,街道专职消防队更快更近,到达火灾现场就可以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出动快,到场快,救援快,为消防大队承担了一部分压力。
昆明昆轻建石棉瓦有限公司后山山火扑救(资料图)。赵坤腾 摄
目前,五华区消防大队已建成3支街道专职消防队,一共配备了3辆水罐泡沫消防车、24名专职队员、550余套件个人防护装备和灭火救援等各类器材,满足执勤备战需求。2023年以来,五华区“一队一站”街道专职消防队作用发挥明显,完成多次重大安保任务,参与2023年安宁“4・13”森林火灾扑救等工作,参与灭火抢险救援、公务执勤任务260余次,抢救被困人员35人,疏散被困人员8人,抢救财产损失5万元,保护财产价值9万元。
下一步,五华区消防大队将持续优化辖区消防力量布局,统筹安全与发展,不断推进“高效联动、多元互补、共治共享”的基层消防力量建设,探索“防、救、宣”一体化工作,大力推进“一队一站”工作模式,全力守好消防安全基层治理末端防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