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2023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享会在内蒙古阿尔山市举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饶祥碧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旅游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云南实践:近年来,云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依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融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富于时代特征、符合云南实际的旅游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路子。
千百年来,坐落在德宏景颇族自治州的南甸宣扶司署、矗立在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南诏德化碑、丽江纳西古城内的锦旗碑等见证着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历史。
今天的云南,16个州(市)中有8个属少数民族自治州,占行政区划的一半。25个少数民族中世界独有的民族有15个,他们或跨边界劳作,或跨国境居住,形成了“多家共一景”“一寨跨两国”等互利共赢的独特景区景点。
饶祥碧介绍,据考古学家研究,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云南充分利用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为各民族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风俗、凝聚社会共识,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民族文化繁荣、各民族之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交往交流交融铸魂。
云南注重将旅游发展和民族节庆相结合,通过在各种民族节庆活动中吸引广大游客和各族同胞欢聚在一起,“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共同享受节日的快乐,既增强了旅游业的吸引力,又让八方游客在体验少数民族风情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促进各民族群众在和谐氛围中增加文化认同感。
云南目之所及皆是美景,这些美景又多处于各民族杂居的山水之间。全省557个A级景区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景区在民族地区,可以说云南的景区景点也是各民族生活的场所和家园。
饶祥碧介绍,云南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各景区景点的队伍建设、景区管理、旅游发展方方面面,在景区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氛围,引导游客在游览中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享会,由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宁夏和云南等多个省份文旅厅、民族地区文旅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等100余人参会。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享会是文化和旅游部、新华通讯社、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的主体活动之一。大会9月2日至3日举办,包括“千车万人”穿越大兴安岭自驾游、“西口村艺会”、“文旅融合 绿色发展”文化旅游论坛、“非遗+旅游”项目体验展、“阿尔山这十年”展览、旅游促乡村振兴助共同富裕论坛等一系列精彩活动。(记者 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