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8/19 09:17:13
来源:新华网

科技“破壁” 开放“破圈”——云南临沧绘就特色农业新图景

字体:

  新华网昆明8月19日电(记者 胡了然)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临沧,正以科技之力“破壁”,以开放之姿“破圈”,探索高原特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新路。8月16日至17日,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与开放合作(临沧)专题活动在临沧举行。许智宏、邓秀新、朱玉贤等多位两院院士与400余位科学家、企业家、政府代表齐聚一堂,为边疆农业转型升级与开放合作把脉支招。

  院士点睛:边疆沃土的独特禀赋与未来路径

  活动开幕式期间,院士们对临沧的资源禀赋与发展潜力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院士、腾冲科学家论坛联合主席许智宏在致辞中指出:“云南农业资源最丰富,有多种气候环境来满足植物生长,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临沧市连续两年筹备打造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与开放合作的专题互动品牌,让更多的科技同仁看到了临沧发展高端特色农业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感受到临沧和云南发展的潜力。”他说,本次活动将深化对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并以本地优势资源产业为依托,探讨与周边国家在经济、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强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则以“澳洲坚果”这一具体产业为切口,指出临沧特色农业的未来探索路径:“临沧坚果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宏观上要学习成功案例经验,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将环境与人文优势转化为品牌价值,栽培模式上要继续实践作物矮化高产技术,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精准解决关键问题。”

  科技“破壁”: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蜕变

  院士们的洞见,在临沧的实践中得到印证。临沧市委书记杜建辉介绍,自去年首次成功举办了腾冲科学家论坛专题活动以来,临沧已促成12项高水平技术成果转化、23个科技合作项目落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5%。科技力量的注入,正深刻改变着这片土地。

  依托年均日照2158小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等独特的光热水土条件,临沧的茶叶、坚果、咖啡等高原特色农产品品质出众。过去,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市场优势。如今,在院士工作站、科技特派员等机制的推动下,科技创新成为“点绿成金”的魔棒。近2000个新型经营主体与9万余脱贫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科技真正让产业升级、让农民增收。

  开放“破圈”:从地理末梢到国际枢纽

  开放是临沧发展的必由之路。杜建辉介绍,临沧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如今有1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3个国家通缅口岸,从临沧出境到缅甸仰光港仅有1000余公里,是中国连接印度洋最近的陆路通道。近年来,临沧成功打通了由清水河口岸出入境的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临清高速公路通车为企业节约10%至15%的物流成本,智慧口岸建成使货物通关时间压缩80%,企业通关成本降低50%。

  这些“硬联通”的突破,叠加国家向南开放政策红利,使临沧从边疆末梢转型为链接中国14亿人口大市场与南亚东南亚25亿人口国际市场的关键节点。临沧茶咖坚果等“临品”正沿着这条新通道,更便捷地“链动全球”。

  聚智共赢未来:边疆之城的诚挚邀约

  展望未来,临沧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贤向广大企业、专家人才发出“四重邀约”:“临沧作为拥有‘中国连接印度洋最近陆路通道’的战略要地,将为企业深耕国际市场搭建高效平台;作为茶咖坚果‘链动全球’的产业高地,蕴藏千亿级高原特色农业赛道的巨大机遇;作为有着蓬勃发展的生机的生态福地,拥有宜居宜业的优质环境;作为科创宝地,平台与政策双向赋能。选择临沧即选择与开放发展同频、与产业升级共进。”(完)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