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5/16 18:10:16
来源:新华网

云南:普法家教“双轮驱动” 共筑亲情纽带

字体:

  为强化涉罪未成年人家庭矫治效能,推动家庭教育责任落地,日前,云南省妇女联合会(以下简称“云南省妇联”)“普法强基: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百场宣讲活动走进云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简称“未管所”),以“专题讲座+艺术疗愈”的形式,为特殊家庭搭建情感沟通桥梁。

徐萍引导家长和未成年犯进行情感交流(5月14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活动现场,云南省妇联家庭教育专家徐萍以“发挥亲情力量 重建亲子关系”为主题,从“父母是家庭教育第一责任人”“父母是孩子的未来”“懂得与支持孩子”三个维度展开深度剖析。同时,她呼吁家长以平等姿态倾听孩子需求,打破“单向命令式”沟通,用爱与耐心填补孩子成长中的情感空洞。

未成年犯和父母一起完成母子鹿曼陀罗图案彩绘(5月14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许多孩子因长期缺乏陪伴,转而向网络、同辈群体寻求认同,最终滑向犯罪深渊。”徐萍在讲座中强调,家庭不是孩子的“避风港”,而应是价值观的“奠基石”,父母需主动承担矫治责任,用行动证明家的温暖。

  讲座结束后,活动进入“彩绘曼陀罗”情感链接环节。在徐萍的引导下,未成年犯与家长以“母子鹿”图案为载体,通过共同创作完成心灵对话。起初,部分亲子因长期疏离显得生疏,徐萍鼓励道:“色彩不会说谎,大胆画出彼此眼中的样子,这是修复关系的第一步。”随着画笔起落,有父亲为孩子添上象征希望的彩虹,有母亲在画纸角落写下“妈妈等你回家”,不少家庭在创作中相拥落泪。

未成年犯将彩绘的母子鹿曼陀罗图送给家长,并深情相拥(5月14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未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成年犯矫治不仅是刑罚执行,更是家庭关系与社会功能的重建。未来,未管所将持续引入社会力量,探索“司法矫治+家庭赋能”双向教育模式,助力迷途少年重归正途。(完)(范芳钰 董入榕)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