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4/14 20:25:03
来源: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多维蓄力 为构建“大思政”格局夯基垒台

字体:

  近年来,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以下简称“海源学院”)在思政教育领域持续深耕,牢牢把握课堂教学“主渠道”,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联动校内校外资源、建强师资队伍力量,为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优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夯基蓄力。

  海源学院积极探索构建多维课堂教育机制,着力将思政“第一课堂”与校内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第二课堂”以及以校外研学基地等为载体的“第三课堂”充分结合,在开好每一门思政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充分依托“‘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海源学院分课堂”“开学思政第一课”“桃花下的思政课”“医学生仪式教育”“‘海源志愿行’实践教育”等工作载体,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形式将国家政策、理论知识等讲深、讲透、讲活。

王向明(中右)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的调研座谈会(4月9日摄)。

  在育人平台阵地建设方面,海源学院创新运用“VR+雨课堂”教学新模式,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创新中心一、二期建设,通过全程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课堂教学,实现精品课程和微课录制、翻转课堂应用,以及教学研讨、远程教学等功能。

  2024年以来,海源学院围绕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传承等多方面加强校校联动、校地合作,与5家单位联合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实践研学,持续推动思政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同时,海源学院深度挖掘校园资源,建设主旋律宣传广场、廉洁文化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园、“医者仁心”主题园等校内文化育人阵地,为拓展海源学院实践育人阵地,推动学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提供有力支撑。

  在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海源学院坚持靶向发力,制定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五个行动”实施方案》,优聘思政教育领域专家、银龄教师作为“头雁”,以点带面建强建优思政课教师队伍,“一对一”聘请专家教授结对培养青年教师成长。常态化落实集体备课、磨课制度,全覆盖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2024年,海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累计邀请校外专家指导教学磨课10余场,申报各类科研项目59项,立项24项,其中省级项目立项4项,发表文章14篇。2025年4月9日,海源学院正式聘请思政教育领域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向明担任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并在校设立王向明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下一步,海源学院将持续厚植思政育人沃土,进一步优化“三全育人”模式,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更多海源力量。(完)

【纠错】 【责任编辑:徐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