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缓坡,一台台“七彩大风车”连片成群,硕大的风机叶片迎风昼夜旋转;干热河谷,一个个太阳能光伏板鳞次栉比,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当下,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显得尤为关键。日前,中央、省市媒体“绿色国家电投云南行”全媒体采访活动启动,聚焦能源央企“绿色发展”中的创新举措,看能源央企在助力我国“双碳”目标落实落地和云南省建设“绿色能源强省”中,如何逐“绿”向“新”。
富源西风电基地由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这里安装了135台风机机组,装机容量80万千瓦。基地已于2023年5月8日实现全部并网发电,创造了云南省风电领域单机容量最大、单体规模最大等多个第一。截至目前,基地已累计发电约233970万千瓦时。富源西风电场副主任赵韦帆介绍,基地在“超算中心+数字孪生”智慧风电场系统的逐步完善下,实现了对复杂地理环境下风能资源的精确测量与评估,这是新能源行业首次与超算结合构建的数字孪生场站,带动和提升了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新能源相关技术国际竞争力。
以“数智化”服务绿色低碳发展,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班果智慧场站建设就是高水平自主创新的生动案例。班果智慧场站位于楚雄州元谋县,这里年平均日照时间2670小时,是适宜发展光伏发电的地区之一。由于电站所在区域山火风险大,地形地貌复杂且设备分布分散,人工巡检难度大且效率低。“13万块光伏组件,如果靠人工巡检,需要一个月才能巡完。”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昆明生产运营中心副主任刘艳告诉记者,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摄像头、智能传感器技术等一系列智慧化改造后,不仅可以对光伏组件外部设施进行巡检,还可以直接检测设备内部的温度以及运行情况。目前,班果智慧场站已完成智慧化改造,后期可实现无人值守。
在昆明阳宗海绿色铝产业园绿色智慧能源示范项目,记者看到云铝厂房的屋顶、闲置空地上有成片的光伏组件,为高耗能的电解铝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据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滇中公司党委书记李广博介绍,云铝阳宗海项目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大客户智慧能源样板房示范项目,也是国家电投集团首次将分布式光伏应用于高耗能企业。该项目利用云铝厂房屋顶及部分空地约642550平方米建设分布式光伏,配套充电桩系统、地面景观风机、智慧能源设施、智慧管控与服务平台,实现“源-网-荷-储-控-用”能源多供应环节之间的协同。(记者 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