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即将来临,这一盛大的节日蕴含着傣家人对雨季的期待与向往。但在亚洲象国家公园候选区西双版纳片区,期待着雨季来临的,除了傣家人,还有与这片土地相依相伴的亚洲象。
亚洲象为何也期待雨季的来临?那是因为雨季的来临意味着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将迎来快速生长,水源也将充足起来,作为“吃货”的它们又可以安稳惬意地在森林中生活。不过它们对食物的选择可是非常“挑剔”的,至于它们如何挑选食物,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正高级工程师沈庆仲这样说……
在野外活动的野生亚洲象(3月4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精打细算”与“狂欢”中蕴藏着的生存智慧
当下,野生亚洲象在野象谷活动的高峰期已接近尾声,当雨季来临时,它们便会回到雨林深处,这是“吃货”的生存之道。
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正值西双版纳的旱季,森林中的植物与水源明显减少,位于亚洲象国家公园候选区的野象谷凭借丰沛的食物与充足的水源吸引着野生亚洲象的到来。社会性极强的象群也非常聪明,它们会将野象谷这片便于寻找食物的区域留给更为需要的伙伴,例如幼象与母象,其他象则去更远的地方寻找食物与水源。对于它们而言,需要“精打细算”地度过旱季。
成年亚洲象带着幼象玩水(3月4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而当雨季来临,就意味着“吃货”们迎来了“狂欢”,热带雨林中的植物会在雨水的滋养下“野蛮生长”。沈庆仲介绍,西双版纳食物条件优越,雨季食物丰盛时,亚洲象可以挑选最优质的部分食用;而旱季来临后,它们转而啃食树皮、老茎,甚至刨挖树根。
从“精打细算”到“狂欢”,对亚洲象而言就是旱季与雨季的交替,同时也体现着它们在挑食中蕴含的智慧。
看食物源基地如何应对大象挑食
“这里就是一个食物源基地,在人工辅助的情况下,把大象喜欢吃的食物种在这里,种类还是比较丰富的。”沈庆仲以草坝箐的亚洲象食物源基地为例,介绍了大象喜爱的食物以及其建立的意义。
航拍位于草坝箐的大象食物源基地(2024年11月17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当前记录到大象能吃的食物有420多种,而大象喜欢吃的大概有50种左右,其中有10多种是粮食作物、水果,其他的则是野生植物。在草坝箐的大象食物源基地中,种植着对叶榕、构树、粽叶芦、槟榔青等大象喜爱的原生植物。不仅如此,基地还会根据它们的喜好进行一些补充,例如芭蕉,食物源基地中种植的会比森林中要丰富一些。
该食物源基地位于候选区内的一条大象通道上,种植这些植物不仅是为了喂饱大象,更是为了修复生态。基地通过科学规划,模拟自然生境,让大象在候选区内就能获得充足食物,减少它们走出候选区的时间,进而缓解人象冲突。
亚洲象正在采食(3月9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沈庆仲介绍,大象喜欢吃的植物大多在阳光充足、水分充足的地方生长,也就是阳性植物,这些植物生长迅速、再生能力强,能快速形成食物储备,大象吃过后,下一茬能够很快长出来。
五星“菜单”与大象的个性化口味
在食物源基地中,桑科的对叶榕就是大象喜欢吃的植物之一,如果以五星为最高级别,它可是可以获得五星好评的大象喜爱的食物。除此之外,构树、象草、粽叶芦、槟榔青等也可以获得同样的评级。但是对待这些食物,大象也会根据自身喜好选择食用的部位以及方式。
亚洲象喜食的各类食物(拼图)。新华网 徐华陵 摄
“你看这个尖尖有采食的痕迹,象草也吃了一点点,但是它们玩耍留下的痕迹更重。”沈庆仲说,大象会选择植物的不同部位食用,例如构树,它们会吃叶子,也会吃树皮,而槟榔青主要是吃它的果实,树皮也会吃,但不吃树叶。
此外,大象在采食的过程中,破坏力也是极强的,但是食物源基地选择的植物生命力顽强,大多被破坏后还可以重新发出来。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大象玩耍后倒下或树枝被折断的对叶榕、构树、槟榔青等植物,但同时也能看到正在重新生长的嫩芽。
亚洲象“羊妞”正在野外活动(2024年11月18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除了选择植物不同的部位食用,不同的大象也有着不同的食物偏好,也就是说,大象其实也会挑食。以生活在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的救助象为例,通过观察发现,它们的饮食充满个性化差异。救助象“维吒哟”偏爱高纤维的植物茎秆,而“羊妞”则更青睐马唐草的嫩叶,“然然”一家看到象草就会停下来狂“炫”……
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象爸爸”陈继铭介绍,“羊妞”因特殊的成长经历,能够在野外辨认的植物比同龄象要少一些,而马唐草分布面积广,所以它更加喜食。但在食物匮乏的旱季,它也会学着采食其他植物。除此之外,“羊妞”也偏爱酸的食物,例如野外的柚子、木奶果等,“其他大象没有它这么喜欢吃这些酸的。”
在河边活动的野象群(3月4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目前,西双版纳的大象食物源基地展现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和谐共生的新路径。未来,这里将计划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同时通过野化训练帮助救助象掌握更多觅食技能,促进其回归自然。在这里,每一片被大象啃食的树叶,都是人与自然“对话”的印记。(完)
总策划:韩海阔
策划:李霞
统筹:罗春明 康静
执行策划:柴静 徐华陵
文稿:柴静
视频:徐华陵
海报:陈寒青
支持单位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西双版纳州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