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云南省总工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云南省总工会服务“3815”战略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实施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据介绍,目前,云南省技能人才已达565.6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62.47万人,为云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凝聚职工力量,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自《云南省总工会服务“3815”战略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实施以来,云南积极推动各级工会职工创新创造,深入实施提升职工素质、鼓励职工创新创造三年行动,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劳模、工匠等创新工作站(室)471家,发动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1万条,推行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先进工作法等2万多项,取得国家专利近9000项,技能人才师徒结对1.9万多对。
同时,云南省总工会牵头抓总职责,与相关部门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全省累计建成各级试点2071个;辐射带动产业改革向产业集群延伸拓展,累计推动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38个,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9个,省级“工匠学院”6个;每年举办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共组织机器人系统运维、茶叶加工等50多个工种的赛事,产生省级技术状元和能手500多人。
深入实施“暖边固防”行动,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
今年4月,云南省总工会与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联合在芒市启动“暖边固防”和“暖边绿境”行动,围绕中老铁路沿线地区、口岸园区、商贸物流、来料加工等重点区域和行业,及时为职工提供供需对路的专项技能培训,全年培训沿边职工超过1万名,慰问边境口岸园区一线职工、乡村教师、医务人员等6.8万多人次,组织7000名沿边职工参加疗休养,为2.5万名民(辅)警家庭提供远程视频即时医疗服务,为抵边警务室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
同时,云南省总工会安排专项资金帮助联防所配备相关设备设施,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帮助抵边乡镇建设“职工之家”示范点、灯光球场等职工活动场所。
切实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推动职工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云南省总工会不断健全“普惠性+特殊性”相结合的维权服务体系,深入推进“12351”服务职工热线建设,“7×24小时”全天候运行。自2023年12月开通以来,共接听职工来电2.3万通,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2100多万元。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构建“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协作联动机制,大力推行“一函两书”。截至目前,云南省总工会、16个州(市)总工会、129个县(市、区)总工会全部建立了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云南省总工会持续实施普惠服务职工三年行动计划,筹集资金3.67亿元进行送温暖、送清凉活动,慰问一线职工等108万人次。组织362万名职工参加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发放补助金6.68亿元,惠及患病职工87万人次。组织一线职工等5万人参加疗休养。建成职工书屋1.3万个。累计建设工会驿站3200多个,帮助职工解决“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关键小事”,其中140个驿站获评全国“最美站点”。
此外,云南省总工会还筹集资金1.7亿元,针对困难职工开展帮扶项目105个,惠及职工24万人次;组织女职工“两癌”筛查1.5万人次;开展农民工群体关爱服务,提供法律援助2000多次,帮助挽回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与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权益保障服务“集中行动季”,指导头部平台企业在滇单位依法组建工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送政策、送文化、送健康、送物资等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