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9/01 09:04:55
来源:新华网

你好,昆明理工大学!

字体:

在云南

提到昆明理工大学

总会有人竖起大拇指:

太板扎了嘛!

(“板扎”是云南话“好、赞”的意思)

 

毕竟

熟悉昆工的人都知道

昆工只有两点板扎:

这也板扎

那也板扎

 

低调却不乏实力

内敛而不失张扬

昆明理工大学是时候讲讲你的故事了!

独一无二

要问昆明理工大学

到底多板扎?请看VCR~

 

校园面积,板扎!

昆工究竟大到什么程度?

这么说吧

5418亩的总占地面积

让校车师傅都小声嘀咕:

每天开车屁股都快坐扁了

 

坐拥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

和正在建设中的嵩明新校区

昆工的大

就是这么名不虚传

校园环境,板扎!

呈贡校区位于

有“昆明最美湿地”之称的捞鱼河畔

莲华校区则位于

昆明最出名的蓝花楹大道旁

摄影:杨武

每年蓝花楹盛开的时候

昆工便多了几分浪漫的气息

在一片花花花花花花花花的紫色海洋中

随处可见奋力拍照的

昆工男友们

不过至于最后的成片如何

懂的都懂

(女友:拍得很好,下次别拍了)

摄影:杨武

食堂大师傅,板扎!

在昆工上学

你不仅能得到

食堂大妈的郑重承诺:

我们打饭,绝不手抖!

还能得到食堂大师傅

拍着胸脯的保证:

我们的菌子,保熟!吃完不会躺板板!

 

鸡丝罐罐米线、瓦香鸡、烤饵块、老奶洋芋、红烧猪大肠、铁板牛肉、鸡公煲、鱼香肉丝、糖醋里脊、水煮肉片……

果然

在昆工

一年胖十斤,包的!

毕竟一口吃不成胖子

但是一口一口可以

“整活儿”能力,板扎!

下面请欣赏

“三大名场面之我在昆工当显眼包”

名场面NO.1 

某年的毕业典礼上

一男生在接受拨穗时不小心摔倒跪地

学生:

还有半年多就过年了,给您拜个早年!

没准备红包的校长半夜从梦中惊醒:

不是,他到底为啥跪啊?

 

名场面NO.2 

某年迎新晚会上

昆工女生集体跳了一首

活力满满的《爱你》

网友调侃:

女生都是隔壁师大借的吧

昆工人:看不起谁呢,都是我们昆工的

 

名场面NO.3

某次运动会开幕式上

一学生现场表演国粹变脸、喷火

瞬间炸翻全场

小编表示

不得不说

看这娴熟的技艺

指定是去进修过了

 

学术水平,板扎!

提到学术水平

昆工学子立马高举双手:

这题我会!

毕竟

昆工的专业看似高难度

实际上难度也不是很低

 

关于如何“迎难而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有发言权

请看他们的心路历程

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之前:小小材料工程,拿捏

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之后:小小材料工程,我爹

 

此时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学生微微一笑:

我就不一样了

我重生了

这一世

我要把上一世没学完的

物理、化学、冶金原理、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工厂设计、画图……都学完

 

机电工程学院的同学

做最后的总结发言

以下描述可能就是上学几年的我:

 

上学时的搭讪水平:

同学你好,这块砖是你掉的吧

 

上学几年后的现状:

好消息:人生第一次被置顶

坏消息:置顶的是我的发际线

苦是苦了点

但昆工学子的学术水平

却呈现指数型增长

 

毕竟

他们平时的教具

可是这样的

↓↓↓

(大家好,我是波音737-300客运机“智華号”)

不明真相的昆工学子:

这一阵突突突突声

还以为是农工院买新拖拉机了

 

如果你仅仅以为

昆工学子只是学习好

那恐怕是有些小瞧他们

作为在“红土高原”上

声名斐然的学府

昆工的强大

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独树一帜

有人说

如果问

在昆工最美的颜色是什么?

那答案一定是“昆工红”

 

漫步在校园中

一座座红色的建筑

格外引人注目

图书馆、双子楼、红土会堂、红廊六楼

……

昆工的色彩

总是那样的深邃而热烈

一如昆工的历史底色

1954年9月1日

承担着为新中国

“培养矿业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的重任

西南第一所以有色冶金和采矿为重点的

多科性工学院——

昆明工学院应运而生

 

经过师生几年艰苦卓绝的努力

初步建立起

以有色金属矿冶为主的

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

为我国新兴的有色金属产业

培养了一批急需的人才

1995年2月

昆明工学院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

1999年10月26日

原昆明理工大学和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

组建成新的昆明理工大学

 

如今的昆工

已发展成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

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

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70年来

昆工立足云南

“有色金属王国”“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资源优势

取得了一系列让人骄傲的成就

 

学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冶金工程等“硬核”学科

为昆工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同时涌现出

以生物学等学科为代表的“黑马”

实现特色优势学科

与云南产业发展布局高度契合

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在多个学术领域

展现出不容小觑的实力

 

“内热式多级连续真空蒸馏金属分离技术”世界领先

“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微波冶金反应装置”实现万吨级成套装备自主创新

“顶吹熔炼—闪速熔炼—自热熔炼三炉系联动的镍冶炼创新技术体系”属世界首创

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和新装备将世界锡精炼水平发展到新高度

贵金属合金真空气化分离关键技术构建了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贵金属技术

灵长类靶向基因编辑技术被评价为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的里程碑性工作

……

70载悠悠岁月

昆工栉风沐雨,筚路蓝缕

也将理想与信念

深深扎根在

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如果你问一个昆工人

昆工代代相传的精神是什么?

或许他会这样回答:

“根植红土,情系有色,坚韧不拔,赤诚报国”

 

简简单单16个字

却饱含着昆工人

对祖国的满腔热忱

也承载着昆工人

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一脉相承

翻开昆工校史的一页页

总有一些故事

让人热泪盈眶

也总有一些名字

让人深深铭记

70年前

怀揣着炽热的报国之情

中国机械振动学科创始人

屈维德教授来到昆明工学院任教

 

他孜孜不倦

严谨治学

首创“冲击消震原理”

应用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

屈维德

现代锡冶金火法精炼技术奠基人

国际著名的锡冶金专家

李梦庚教授

为了攀登科研的高峰

倾其一生,呕心沥血

 

他曾说

希望晚年再“争取6年的工作寿命”

写一本哲学小说叫做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以此给青年留一点纪念

他的心愿

如此简单

却又如此纯粹

李梦庚

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永年曾经的办公室里

挂着这样一幅字:

“立于德、成于学、展于创、益于民”

踏踏实实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

这是老先生

对待科研的严谨态度

也是他处事的行为准则

 

他曾这样告诫学生

无论是做人还是未来从事科学研究

都应该坚持“真、正、实”

最朴素的话语

却让人肃然起敬

戴永年

李梦庚与戴永年

两位教授的科研成果

也同样令人惊叹

 

李梦庚教授发明的

“粗锡电热连续结晶机除铅铋工艺及设备”

被西方冶金界

誉为“20世纪锡冶金最伟大的发明”

与戴永年教授发明的

“焊锡真空分离铅锡技术”

联合构成了现代火法锡精炼技术

推广至全球炼锡厂

……

 

还有如今奋斗在科研一线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季维智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华、杨斌、宁平

“地质报国,为国找矿”的李文昌

……

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

在漫长的时间轴线上

镌刻着属于自己的高度

拼搏

坚毅

担当

奉献

……

一代代昆工人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70载初心不改

70载韶华不负

如何用一个关键词

来形容昆工?

 

或许有人会说

是“浪漫”

 

春天的梨花

夏日的微风

秋天的余晖

冬日的飞雪

虽阅尽人间绝色

却不及在昆工的惊鸿一瞥

或许有人会说

是“幸运”

 

幸运遇见了志同道合的挚友

幸运超越了曾经的自己

幸运在最美的年华

遇见了最美的你

或许有人会说

是“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是昆工教会了我

人生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挑战

要探寻

要勇敢

要坚定

要求真

于此一生

有幸相识

你的一切

都让人久久难忘

 

滇池浩瀚,荟萃四海少年

七彩霞光,照耀人生起航

70年来

无数学子满怀憧憬

从这里出发

又有无数学子满载硕果

再次回到这里

再见时

愿你依旧是

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明朗

灿烂

纯真

热血

 

愿你依旧

如第一次背起行囊来昆工时那样

对着我微笑着说一声:

 

你好

昆明理工大学!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新华网云南频道、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刘怡然 柴静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