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通市威信县三桃乡新街村积极探索村企联动的“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聚力发展“大棚经济”,产生“大棚收益”,让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威信县三桃乡新街村(2024年7月3日摄)。
7月3日,在威信县三桃乡新街村60亩标准化竹荪种植基地内,一丛丛灰褐色的竹荪蛋已经“破土而出”。赵泽琴与工友们正在垄沟旁忙着采摘、分拣、装筐、搬运竹荪。
“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娃娃的成长需要陪伴,刚回来时没有工作很心慌。幸亏碰上了好机遇,解决了我们一大家子的难题。”赵泽琴说道。赵泽琴所说的好机遇,源于2024年新街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当地按照县委、政府“种二养三”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将竹荪、西瓜、牛蛙等特色种养殖产业落户新街,进行“组团式”发展。旺盛的用工需求,让赵泽琴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工人正忙着采收竹荪(2024年7月3日摄)。
“在基地采摘竹荪,一个月工资4000元左右,存下来的钱跟以前在外面打工除去生活开支的收入差不多。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不用背井离乡挣钱,下班后还能接送孩子、做做饭,我感觉很踏实、很满足。”赵泽琴说道。
2020年,新街村立足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优势,积极探索村企联动的“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引进合作社,打造大棚蔬菜基地,营造“家庭式”用工环境,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现如今,赵泽琴所在的竹荪种植基地已实现生产加工一体化发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建成高标准蔬菜大棚130个占地180亩、智能化联棚2个占地20亩,常年带动周边50余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建设高峰期每天吸纳短期务工人员100余人。
新街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景(2024年7月3日摄)。
“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增收60万余元,群众土地流转增收43万余元。现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正在加大建设进度,项目建成后,可为乡亲们提供更多长期稳定的工作岗位,实现工作顾家两不误。”威信县三桃乡新街村党总支书记牟从发说道。(鲁丽、王文相、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