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6/01 09:01:18
来源:新华网

【微纪录·云南故事】深山里传来孩童读书声

字体:

  清晨时分,距离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城百余公里的大山里,拉乌完小的学生们从晨读开始了一天的学习。朗朗读书声,在校园内回荡。

  这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学校,位于宾川县拉乌彝族乡,始建于1935年8月。数十年来,久居深山的村民们长途跋涉,把孩子送进学校读书学习,希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而当地的教育者们则用自己的方式,努力为怀揣梦想、砥砺前行的学子注入力量。

崔思敏(中)和父母(4月10日摄)。新华网 范芳钰 摄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2023年,来自拉乌完小的学生崔思敏在“大浪淘沙”环节中脱颖而出,登上中国诗词大会主舞台,并先后参加两场对抗赛,最终收获两枚金徽章。

  崔思敏对于古诗文的热爱始于3岁,那年父亲崔贵泽给他买了一个电子玩具,能播放好几首古诗,崔思敏常跟着读,久而久之便喜欢上古诗词。

  如今,年仅10岁的他能背诵诗词数百首,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崔思敏说,“这句诗写的就是我们农民,以前确实有这样的情况,语言很生动。”

  崔思敏家在拉乌彝族乡大厂村委会石乌拉村民小组,距离学校还需要车程大约30分钟的山路。每逢休息日回家,崔思敏就帮父母干农活。他认为,许多诗词都形象地刻画着现实的生活场景,“诗里面会有历史、能教人道理。”

闲暇之余,崔思敏坐在操场看书(4月9日摄)。新华网发(温昌盛 摄)

  为了能记住更多诗文,他在许多书中找诗词,记在白纸上,揣在裤兜里,随时背诵。崔思敏说:“如果想表达一个事物,却又不能用更好的方法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多读书,查字典。”

  有空的时候,父亲崔贵泽会和崔思敏一起学习。年轻时因为各种原因,崔贵泽没有继续上学,回到家里干农活,但他仍记得以前学过的知识。利用自己现有的文化水平,再辅以学习工具,他帮助着崔思敏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制定孩子的学习任务、监督学习进展、骑车在放学路上听孩子背诵……崔贵泽放弃了和乡亲们去山外面发展的机会,选择在村里陪着孩子,他不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留下遗憾。

航拍宾川县拉乌乡(4月10日摄)。新华网发(温昌盛 摄)

  “阅读是山里孩子的一扇窗”

  “改变从阅读开始”“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在这所山区学校崭新的教学楼里,这些标语挂在外墙、楼道、窗台下方,格外显眼。

  校长张若恒说,学校现在有243名学生,其中220名是住校生。学校很注重学生自理能力、生活习惯、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怎样充分地利用这些课余时间培养孩子?我们思考的是推动阅读,通过阅读来丰富学生的思想。”

  张若恒认为,“每个孩子都在寻找一个人生的密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永远都是不停推开新的门、新的窗,这个钥匙从哪里来?我想是从阅读当中来,阅读能够给我们打开人生的不同窗口,不同的门。”

  “阅读是山里孩子的一扇窗。”张若恒希望孩子们能通过阅读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了解历史,从而为他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很好的基础。长大后,孩子们会有一种正确的观念、观点来看待我们的世界、社会,能以正确的方式来跟同伴相处。

航拍拉乌完小(4月10日摄)。新华网发(温昌盛 摄)

  张若恒说,近年来,宾川县开展“书香校园”建设,这项工作开展了十几年。在这期间,学校也得到上级部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举办过一些阅读推广活动,让孩子把读过的书,以故事形式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夜晚,拉乌完小开展“睡前听故事”活动,学校给每间宿舍安装小喇叭,统一播放睡前故事。现在,学校每周开办“共同阅读课”,课上开展阅读分享,进行知识延展。

  张若恒介绍,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学校会开展游园活动,并举行文艺表演、阅读分享。此外,平时还有运动会、篮球足球比赛、课间跳广播操和民族打跳等,培养学生拼搏精神,锻炼体能,同时传承民族文化,“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中,发现自己的特长。”

  “要让孩子热爱学习,有终身学习的思想。老师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很短的陪伴者,但我们能够在他成长当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埋下一个种子。”张若恒说,“这个种子可能是善良的种子、是乐观的态度、是坚强不屈的品格。所以第一是培养品德,第二才是学习知识。”

校长张若恒带领学生早读(4月9日摄)。新华网 范芳钰 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崔思敏最喜欢的一句诗,“当时人们立下志向,有了决心,不畏艰难都要把一件事做好。”崔思敏深受触动,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人。

  对于未来,崔思敏有两个愿望,一是想当老师,把山区里的孩子带出大山;二是想当军人,培养坚毅的性格,为国家贡献力量。

  在学习中,崔思敏给自己制定了“加减分”的学习表格,完成计划就加分,没完成或者被批评就减分,每个星期他就拿出来与之前比较、总结。

老师张福银带领学生们学习(4月9日摄)。新华网发(温昌盛 摄)

  在崔思敏的语文老师张福银眼中,班里许多孩子在崔思敏的带动下,也积极开始了读书。“崔思敏去参加活动回来给同学们分享时,讲到精彩处,就会带着同学们去学去记一些诗文。”

  张福银认为,崔思敏不仅能管好自己,还经常管着家里,“在学校他要操心弟弟的学习,如果下雨他就开始操心家里的核桃该捡了……事情可多了。”

  同样操心的还有崔贵泽,在他看来,兄弟俩一文一理,“崔思敏弟弟语文不好,但数学成绩挺好,上次还拿了满分。”崔贵泽虽然很关心兄弟俩的学习,但他不希望孩子每次都拿第一,他只希望孩子们在任何事上都要做到尽心尽力。崔贵泽说,“我想尽我们父母的力量,尽量培养他们,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道德、有素质的人。”

出 品 韩海阔

监 制 李 霞 刘馨蔚

编 导 吴洪彪 范芳钰

拍 摄 吴洪彪 温昌盛

剪 辑 温昌盛 丁 凝

文 稿 范芳钰

外 联 黄晓英 赵 彬

海 报:游娟

新华网云南频道 宾川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

鸣谢

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

中共宾川县委宣传部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