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5/27 09:15:06
来源:新华网

【微纪录·云南故事】守护基诺山

字体:

  基诺山古称攸乐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是古六大茶山之一,也是我国最后一个被确认的民族——基诺族的主要聚居地。基诺族世代在此繁衍生息,守护着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今,在这里与他们一同守护家园的还有一群特别的人,他们便是景洪市公安局基诺派出所的民辅警。

航拍视角下,基诺山基诺族民族乡沿着狭长的主干道建设发展,基诺派出所也在其中(3月3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我以前是一名刑警,办理过很多大案、要案,刚来这里的时候心理落差挺大的,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怎么好像离我‘天下无贼’的梦想越来越近了呢?”说这句话的,是基诺派出所所长龚政威,正是他和伙伴们为了信仰和梦想坚守在基诺山上……

  扎根

  每到两周一次赶集的日子,基诺山都格外热闹,各种本地特产吸引着当地村民以及来自各地的游客,而集市上总能看到在人群中穿梭的龚政威和他的同事们:时而指挥过往车辆,时而提醒群众看顾好孩子,时而叮嘱商家几句……久而久之,警民之间越来越熟络。

每两周一次的基诺族“特呢朵”集市上,龚政威和同事们巡逻执勤,保障群众赶集安全有序(3月2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保障集市的安全是龚政威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但最初来到基诺山时,这并不是龚政威擅长的工作。算上他,基诺派出所共有5名民警、17名辅警,平均年龄28岁,但辖区面积却有622.9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余人,常住人口95%为基诺族。即使对于“老警察”龚政威来说,扎根基诺山也并非易事。

  今年是龚政威从警的第18个年头,也是他来到基诺派出所的第3年。初到基诺山,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适应新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进村入户走访、排查矛盾纠纷、帮助群众办实事……这些琐碎的工作取代了曾经的大案、要案,“我曾经也很不适应,但渐渐发现这些琐事都是我们守护好基诺山的重要根基。”他说。

龚政威和民警陈凯在基诺乡巴飘村村民家中喝茶聊天,了解社情民意(3月4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基诺派出所接到的案件有老师来报案找学生的,有家里人报案找走失老人的,还有抗洪、抢险……从办理“大案要案”的刑警,到处理“基层琐事”的民警,龚政威的心理落差一度很大,但随着一件件“琐事”的化解,竟然也让他像破了大案一样有了成就感,让他渐渐感受到离他“天下无贼”的梦想越来越近。“为什么说在基诺山工作非常接近我‘天下无贼’的梦想呢?因为我们派出所的案件仅为个位数,就拿2023年来说,全年日均接警数仅0.52起。”他说。

  除了解决这些“基层琐事”,派出所日常最多的工作就是为群众办理各种证件。但在派出所的民辅警中,除了辅警大多为本地人,其他民警都跟龚政威一样属于“外来人口”,要想扎根基诺山,语言也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关。

  基诺族没有文字,而且是“直过民族”,上年纪的村民大多不会说汉语,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基诺派出所在户籍室专门设置基诺语服务窗口,安排精通基诺族语言的工作人员着基诺族特色服装上班,有听不懂汉语的老人来办事,就由基诺族窗口工作人员用基诺语进行讲解。在当地,有的群众对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为此派出所推行24小时在线、送证上门等窗口便民服务,只要有村民来办证,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办理。

  ……

  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中,龚政威和同事们守护着一方平安,渐渐在基诺山扎下根来。“这里的人淳朴、热情、善良,他们的信任让我从心里有落差到渐渐开始找到成就感,我忘不了去学校开展普法教育时孩子们对警察崇拜的眼神,忘不了集市上信任地牵住我的手的小朋友,忘不了矛盾化解时群众脸上的笑容……不仅仅是我,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民辅警坚持下来的重要动力。”龚政威说。

龚政威来到基诺乡中心小学,给学生们科普法治知识(3月4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行动

  “扎根基层、践行诺言”是基诺派出所的所训,如何来实现?龚政威和同事们的答案是,从点滴小事做起。

  随着雨林徒步这一新兴旅游方式的兴起,基诺山的徒步旅游火了起来,仅今年春节期间,每天每条路线就有2000多人。龚政威认为,想让新兴产业更好地发展,就对派出所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前期路线勘踏规划、制定应急预案、安全检查、隐患排查、防火宣传、道路交通疏导等环节,派出所“一条龙”跟进。

  为了防止徒步向导酒后带团、保障游客安全,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派出所给每个徒步旅游公司都配备了酒精测试仪,建议他们给向导进行酒精测试,如果有宿醉或者酗酒的向导就不允许带团。此举的推行一开始并不顺利,很多向导、公司老板都不理解,但民辅警们从醉酒带团危害等方面进行普法后,大家都很自觉地接受酒精测试,有的人甚至还调整了生活作息,整个产业面貌越来越好。

民警监督徒步旅游公司对向导进行雨林徒步带团前的酒精测试(3月3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当前,基诺山已有22条徒步路线,形成了“公司+村集体+农户”的雨林徒步旅游运营模式,2023年至今接待游客16万人次,其中今年春节8天时间接待游客2.7万人次,年人均增收3万余元,这也让龚政威和同事们有了满满的成就感,“只有产业发展得好,大家的日子才能越来越幸福。”

  为旅游产业保驾护航只是基诺派出所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民辅警用行动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守护基诺山”之路。

  传承

  3月15日是龚政威40岁生日。按照惯例,所里会选一天为当月过生日的民辅警过一次集体生日。3月4日,食堂准备了比平时丰盛一些的饭菜,同事们聚在一起为他庆生。这也是基诺派出所为了让民辅警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而延续下来的做法。

  “只有派出所这个小家庭团结,才能不断促进基诺山的民族大团结。”要队伍团结,就要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为此,基诺派出所开展“团圆计划”。龚政威的家就在景洪市区,离基诺山并不算远,但因工作繁忙,他很少有时间回去,即使假期,他也会将回家的机会让给家在更远地方的同事,如果实在没法休息,需要全员在岗的,就把家属请来所上团聚。

  在“团圆计划”的助力下,整个派出所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也才有了如今这般干事创业的氛围。

空闲时间,龚政威的家人会从景洪市区赶来派出所和龚政威团聚(3月3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我们派出所获得过很多荣誉,这些证书的背后,这些成绩的取得,我认为最主要的是队伍内部的团结,进入基诺派出所这个大家庭后,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把派出所工作干好,而这份一致也是一种传承。”龚政威所说的传承,源自为基诺山治安工作默默奉献了30余年的“老董叔”。

  在基诺派出所默默奉献30余年退休的民警董志春,被基诺山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老董叔”,他曾参与基诺族从“最后定族”到“整族脱贫”的历史性跨越,是社区工作的“老革命”。他扎根社区,走村串寨时与基诺乡亲们话家常,农忙时节里在山间地头普法宣传,在矛盾纠纷化解、上门服务中,他手握村规民约、民风民俗、基诺乡音等“密码”轮番上阵,成为了基诺族群众眼里最亲近、最“接地气”的好警察,并于2019年获评全省公安机关“十佳”社区民警。

所长龚政威和指导员余立武一起看望退休民警董志春(3月3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老董叔像一座桥梁,源源不断地把国家政策、法律资讯、便民利民措施带到基诺山寨,用青春守护着一个民族的祥和安宁。2020年,老董叔从基诺派出所退休,但他多年以来积累的社区群众基础和宝贵经验成为全所的财富。龚政威说,虽然有人来有人走,但老董叔的精神一直都在基诺派出所传承着。

民辅警在基诺乡主干道上开展夜间酒驾巡查(3月4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如今,龚政威和同事们依然会去看望老董叔,和他聊聊家常,聊聊派出所的工作。他总说,派出所的工作在于细节,在于日积月累,在于一颗为老百姓着想的心。

  而基诺山的安定、老百姓的信任,正是一代代基诺派出所民辅警接续努力结出的硕果。(完)

出品人:韩海阔

监制:李霞

总策划:康静

编导:刘云 柴静

摄影:刘云

剪辑:刘云

文稿:柴静

鸣谢:西双版纳州公安局

景洪市公安局基诺派出所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