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5/21 09:15:56
来源:新华网

乘中老铁路一路南行 看边陲小镇换新颜

字体:

  近日,“2024昆滇网络名人悦享会磨憨行”从昆明启程,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走进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

航拍视角下磨憨站外景(3月28日摄)。新华网发(勐腊海关 供图)

  2022年5月,昆明正式托管磨憨,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昆明市创新推出主城5区和下辖的安宁市结对西双版纳州磨憨镇6个行政村的“以城带边 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高标准、高起点谋划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

  如今,边陲小镇正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提升村容村貌 彰显民族特色

  干净崭新的柏油路、设有近百个停车位的泼水广场、深蓝琉璃瓦片搭配傣家吊脚楼、枝繁叶茂的百年古菩提树……雨过天晴,远山的薄雾渐渐散开,通过精致美观的寨门后便进入磨憨镇尚冈村,眼前的美丽村貌惊艳着每一位来访者。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尚冈村(5月16日摄)。新华网 李娜 摄

  尚冈村是磨憨镇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也是当地最大的傣族古村落。自昆明市托管磨憨镇以来,该村由盘龙区负责帮带共建。盘龙区围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夯实党建引领基础”三个方面进行提升,通过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解决了尚冈村村民的住房饮水和居住安全问题,让村民实实在在受益。

  盘龙区围绕尚冈村10个村小组基础设施方面的薄弱环节,重点解决供水、排水、路网、电网、房屋改造等关系村民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的问题。针对精品示范村尚冈村小组,盘龙区同步实施屋顶提升改造、电力网络线路归整、公厕改造、公共设施新建、文化设施扩建工程,为村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尚冈村内具有傣族特色的打卡墙(5月16日摄)。新华网 李娜 摄

  “一起学傣语,让你听懂我的语言……”沿着尚冈村幸福二路往里走,一面具有傣族特色的打卡墙十分显眼,类似这样的特色文化墙面在村内主路沿路随处可见;以傣族水文化为基础打造兼具停车、特色夜市赶摆场地、文艺汇演等功能的泼水广场……为打造好尚冈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示范样板,盘龙区在尚冈村新建4类公共设施(党群服务中心、停车场、垃圾处理、消防)、改扩建6处文化设施(2个寨门、百年古井、寨心广场、泼水广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等25个重点项目,实实在在提升村民幸福感。

  看到村容村貌发生变化,尚冈村香小院的主理人陈忠抓住了这一契机,选择回乡创业。如今,香小院已成为尚冈村农文旅融合的一张特色新名片,也是尚冈村庭院经济和个体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在香小院,游客可以体验傣家露营等多种活动。目前,盘龙区和陈忠正积极推动傣家民宿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

  “冬季,尚冈村有着先天的康养优势。去年,村子大概迎来了30多批自驾房车的游客,我们为他们解决了水和用电的问题,尽可能给予他们生活上的便利。很多游客会在村里进行直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昆明市人民检察院驻磨憨镇尚冈村工作队队员陈镇介绍道。

  为深挖好尚冈村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文旅融合新产品,拓宽村民收入渠道,盘龙区实施磨憨镇尚冈村农产品交易场所项目,投资建设尚冈村农产品交易中心,提供村民交易、游客购物的场所,为文旅产业发展打下基础;充分发挥村民自主能动性,鼓励尚冈村民挖掘傣族工艺品体验和售卖、美食制作、民族服饰摄影等旅游优势点,打造古寨特色店铺、特色打卡点,统一设计打造田园风光、民族风情、美食一条街等参观旅游路线。

  农文旅融合发展 培育村庄“造血”功能

  一边是大片天然橡胶林,一边是错落有致的傣家干栏式建筑,中老铁路穿寨而过,磨憨镇曼庄村委会大龙哈村俨然成为边境线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航拍视角下的大龙哈村,中老铁路穿寨而过(资料图)。新华网发(杨奇武 供图)

  “大龙哈村是一个集生态采摘、田园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示范村寨。我们现在正在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以‘田园乡愁’为主题打造大龙哈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持续完善沿线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挖掘民族特色和元素,优化升级旅游观赏线路,让游客们可以在大龙哈村感受原生态气息,在旅游中体验到傣族文化的魅力。”来自昆明市官渡区吴井街道的曼庄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杨奇武介绍,大龙哈村已形成了以火龙果、人参果和水稻为主,生态稻田鱼特色养殖为辅的产业结构。

大龙哈村一隅(5月16日摄)。新华网 李娜 摄

  为积极培育村庄“造血”功能,官渡区为大龙哈村提前布局了农文旅融合项目,未来,大龙哈村将重点打造傣族特色村落与田园风光相融的景观,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结合当地特色农业,打造边境美丽旅行目的地,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品尝原汁原味的傣家美食。 

  民生有保障 生活更美好

  磨憨镇村村寨寨在不断变美的同时,民生保障也在不断加强。随着幸福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省会城市的医疗、教育资源嵌入磨憨各族群众的生活中,幸福生活的内涵不断延伸。

  昆明市延安医院对磨憨镇中心医院开展帮扶托管,在人才培养、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以科研促项目创新、以教学促人才储备,共建品牌重点医疗机构,携手打造全面托管新模式;投入90余万元对磨憨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疗业务用房进行了改造,并按照标准调拨配置了必备的医疗设备、耗材及药品,加快补齐硬件短板,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磨憨中学学生正在踢足球(5月15日摄)。新华网 李娜 摄

  此外,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等7家市属医院也与磨憨镇各村卫生室帮扶结对,实施专家义诊、专家驻点、人才培训等行动,开展联合共建,让群众在磨憨就能享受到昆明市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等5所优质学校“一对一”共建磨憨中心小学、磨憨中学等中小学,通过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名校开办校区、选派优秀管理干部、骨干教师支教、教师培养培训等措施,助力磨憨教育水平提质升级。

  自托管以来,昆明坚持以省会城市标准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动昆明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磨憨延伸,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康静 李娜)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