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3月8日电(康静 刘云)抬头与望天树一同仰望天空,低头俯瞰“三江并流”奔流不息,闭眼遐想亿万年的生命演化……云南具象可见,又充满了多彩想象。选择云南,就是选择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金沙江干热河谷(资料图)。新华网发(方震东 摄)
一年前,云南省委书记王宁致信网友,欢迎大家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南借势而上,多次“上分”,成为了人们心中“诗的远方、梦的故乡”。3月6日,王宁再次给网友回信,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不仅要让来云南的人们体验“有风的地方”,也要让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样样好”。
创造美好生活、感受多彩生活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生动注脚。据新华睿思数据云图分析平台分析显示,截至3月7日12时,全网有关“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信息超181.5万条。其中,围绕“多姿多彩”相关信息 1450余条。
这些数据,反映了云南的“圈粉量”。云南历史文化的多姿多彩、旅游业态的多姿多彩、生活方式的多姿多彩,吸引着无数人前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美好生活,源于深厚历史文化
云南是生命起源、人类演进的见证地。
在云南,有5亿年前的澄江寒武纪古生物群化石,有1.9亿年前的侏罗纪禄丰恐龙化石,有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游客在参观姜驿元谋龙股骨。新华网 徐华陵 摄
在云南,史前文化、古滇文化、南诏文化、大理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
在云南,“三江并流”等3项世界自然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等3项世界文化遗产、建水等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诺邓等777个中国传统村落,处处展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史。
踏入云南,看见亿年文化积淀,散发璀璨光芒,“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更添几分厚重感。
河泊所遗址出土的三枚有字简牍。新华网发(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供图)
2023年2月,“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也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景迈山的清晨(资料图)。新华网发(饶绍刚 摄)
“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让深埋在地下的云南历史文化重新被人们看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站上世界的舞台,让大家聆听美妙的人茶和谐共生的乐章。
这些事件,让云南悠久又独特的历史文化得到进一步阐发,也见证着云南多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成果,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
未来,是历史文化在保护中发展的未来。
2022年,云南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的保护工作要求,并协同相关部门开展文化线路、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文化遗产等保护对象的管理工作。
云南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文化强省建设“十大工程”,加快国家文化公园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强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巍山古城小巷中人来人往(资料图)。新华网 刘云 摄
建水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巍山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滇王墓群文物、“元谋人”遗址等,云南各地都在陆续推出重磅举措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创文化传承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一座名城、一份遗产、一块化石、一片古茶林……今天的云南已成为融汇多民族文化、传承历史遗产的宝地。置身云南,可以穿越时空和古生物对话,可以品味人类发展进程,可以汲取文化的智慧。
美好生活,藏于旅游新场景、新玩法
旅游让人们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体验世界。
夏日的会泽大海草山绿野千里(资料图)。新华网发(刘光信 摄)
如果你想品尝鲜花与山珍,如果你想同时“拥抱”雪山与热带雨林,如果你想体验徒步与漂流……来云南吧,这里都可以实现。
玫瑰花、金雀花、棠梨花、芋头花、甜菜花、火烧花……在云南,鲜花不仅可观赏,还能成为极致的美味。当鲜花上了餐桌,或许才能真正让人们感受到云南的“多姿多彩”。
从哀牢山采摘的各类野菜野花(资料图)。新华网发(肖雁雄 摄)
当雨季来临时,昆明市、玉溪市、保山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不同的拾菌地点供你选择,在大自然中体验野趣,赏了美景,也收获了山珍美味。
云南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培育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建设最美乡愁旅游带,培育一批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完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品牌传播矩阵。
乡村徒步旅行逐渐成为人们出行选择之一,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当地人把基诺族文化融入徒步路线中。高空秋千、石头彩绘、雨林树降、动植物科普、基诺民俗故事、射箭、基诺族风味野餐等项目,让参与者能够深度体验原生态雨林风光和基诺族风情。今年春节期间,基诺山接待徒步旅游游客近3万人。
航拍视角下基诺山的热带雨林(3月5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让旅程变课程,让自然变课堂,这是近年来众多带娃游客热爱的旅行方式之一,深入大自然,体验书本上看不到的云南。同样是在西双版纳,亚洲象“研学游”热度居高不下,走进野象谷,近距离观看亚洲象,用科学知识推动“人象和谐”,这样的旅行一生难忘。
在丽江市,玉龙雪山的魅力并非只在日光照射之下,高海拔、少灯光、空气稀薄,让这里成为全球最佳的天文观测基地之一。玉龙雪山不仅有星空观测站,还有大量拥有专业望远镜的观星主题酒店,夜晚时分,观星游客能够静静仰望星空,感受宇宙的“呼吸”。
近年来,普洱市积极探索“茶旅”“咖旅”模式,农户通过开设咖啡庄园观光、茶艺表演、咖啡师讲座等活动,拓展“庄园式”旅游新业态,将茶叶、咖啡生产与销售、文化传承与旅游观光紧密结合,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立足温泉资源禀赋,加快推动温泉与休闲度假、康养旅游融合发展。通过打造大理地热国、牛街乡温泉小镇等景区景点,建设精品酒店、客栈和民宿,串联周边旅游资源等方式,开发“温泉+康养”“温泉+理疗”“温泉+美食”等不同体验内容,加大中高端温泉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丰富旅游业态。
徒步、研学、漂流、康养……不断成熟的旅游新业态,不断更新的旅游新场景,让云南成为全国游客心中的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搭乘旅游复苏的“顺风车”,云南乡村旅游玩法也不断“上新”,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美好生活,基于可多样化的选择
云南时而是“有风的地方”,安抚心灵;时而是“避暑天堂”,抛却烦忧;时而又是“世界看中国的窗口”,开放包容。
昆明斗南花市里,鲜花购买热闹非凡(资料图)。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听着风声,一路漫步至青砖灰瓦、白墙画壁的巍山古城、沙溪古镇内,打卡拍照、品茶闲聊,在原生态乡村中自我疗愈。幽静的白族小院里,蓝靛溶液慢慢浸透布料,市井小镇的“慢生活”足以让你感受到自由与闲适。
沿着徐霞客的足迹行至腾冲市北海湿地,条条草排浮于湖中,无数水鸟在水面上翩翩起舞,乘坐木船或一叶草排,荡舟天际、水天一色。在和顺古镇随便找家路边的小店,一坐便是一整天,此刻,每个人都可以化作“旅行诗人”,写下关于生活的诗篇。
在景洪市泼水广场,上万人参加泼水狂欢(2023年4月15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来云南,喜欢热闹的人一定要体验的打卡项目便是“泼水节”,上万人走上街头,接受来自“水”的祝福和洗礼。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普洱市等地都可以体验到这场“百科全书式”的民俗文化活动。
今年2月至3月,德宏各地目瑙纵歌节盛会相继举行。身着盛装的景颇族等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的村寨汇聚到目瑙纵歌场,伴随着木鼓、铓锣、洞巴、笛子等乐器的节奏纵情歌舞,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展现着民族文化魅力。
如果你酷爱运动,云南也不会让你失望。近年来,云南结合区位、资源等优势,着力建设“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三大体育品牌,打造了上合昆明马拉松、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等一系列国际品牌赛事和活动。加之云南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未来的云南将开发大众冰雪体育旅游项目和线路,打造冰雪体育旅游度假区或度假地,更多人可以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梅里雪山远景(资料图)。新华网发(迪庆州委宣传部 供图)
一年来,云南不断拓宽多彩生活的边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等待你置身其中,等待你自由选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