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洱源县人民政府与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新华网发(罗新才 摄)
12月15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右所镇东湖湿地,上海蔬菜集团洱源海菜花种植基地正式挂牌,小小海菜打破保鲜技术瓶颈,将跨越山海,从洱海之源直通上海市场。
海菜花,一种白花黄蕊的沉水植物,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只有在温暖清澈的河湖里才能生长,被誉为“清流精灵”。海菜花的茎叶口感鲜嫩,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大理当地老百姓称之为“海菜”。近年来,洱源县在推进洱海流域水质保护与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将人工种植海菜作为一大绿色生态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目前,东湖的松曲、永安等地已实现连片种植,总面积2300多亩,年产量可达4300多吨。
长期以来,海菜保鲜期短,不易运输,成为制约其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今年7月下旬,上海交通大学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创新中心校地工作会议传来喜讯,在研发人员的努力下,洱源海菜贮藏保鲜取得重要技术突破,保鲜期提升至了12天,用普通的冷链车就能运到上海等地。
随着海菜贮藏保鲜技术的突破,以及上海企业的入驻,洱源海菜“产研销”结合新模式正从构想一步步成为现实。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右所镇海菜种植面积将达到1万亩,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路子。(罗新才 杨树章 番田生 张钰琴 陈思瑾)
洱源县人工海菜种植基地(资料图)。新华网发(罗新才 摄)
身着白族服饰的大理“金花”展示人工种植的海菜(资料图)。新华网发(罗新才 摄)
“清流精灵”海菜花(资料图)。新华网发(罗新才 摄)
农户展示刚刚采收下来的海菜(资料图)。新华网发(罗新才 摄)
农户在种植基地查看海菜生长情况(资料图)。新华网发(罗新才 摄)
【纠错】
【责任编辑: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