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云南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省民族运动会)赛事全面开赛,开赛当天除摔跤项目外四个大项目均展开小项目比拼,共角逐出5个小项目的比赛成绩。
陀螺项目比赛现场
“东道主”一举夺得双金
上午的秋千比赛项目分别进行了55KG双人触铃、55KG以上双人触铃比赛,有6个代表团参加。
秋千项目比赛现场
秋千项目是将小木板垂直吊在12米高的横杆下,由运动员站在木板上蹬拉摆荡使之在空中摆荡“飞翔”的传统比赛项目。项目看似简单,实际对技术要求较高,在比赛过程中,看的是谁能荡得更高,比的是谁能荡得更久。
其中,触铃这个类别是指在规定的高度上和时间内,以运动员触铃的次数来计算成绩。“该项目是一项高空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技巧,更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无畏的勇气。”秋千比赛项目裁判长钟国明告诉记者,此项目非常考验参赛选手的协调、灵敏、速度、耐力、空间感知和平衡等综合协调能力,双人比赛更是需要日积月累地磨合。
选手们配合默契,在空中犹如“飞人”一般,越荡越高。最后,丽江队鄂菊英、何贵花组合以响铃33次的成绩喜获55KG双人触铃组比赛一等奖;鄂兰英、鄂常梅组合以响铃63次的成绩喜获55KG以上双人触铃比赛一等奖,丽江队首战告捷。
“神射手”较量胜负难分
在丽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馆内的传统弩男子立姿比赛十分精彩刺激,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的目光。“嘣!啪!”弩箭离弦,带队教练们纷纷攥紧了手,不断举起自带的望远镜,紧张地查看“出征”队员们的实时赛况。
传统弩男子立姿比赛是本届射弩的第一个项目,12个代表队先进行资格赛角逐,每队依次派出一人比赛,分三组进行比拼,而后选出成绩最佳的8名进行决赛的最终比拼。资格赛36进8时,遇到两人同分,两人“一箭定胜负”后一人进入决赛。决战时再次遇到四人同分,随即再次加赛,最终来自香格里拉队的傈僳族小伙鲁主一举获得该项头牌,与他同队的杨长和李彦忠也分别以4、5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二、三等奖。
射弩项目比赛现场
“射弩比赛靠的是心理素质,靠的是稳定性。”香格里拉代表队射弩教练阿茸向记者介绍,全州有近万名射弩爱好者,村里更是经常开展射弩游戏,本次比赛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队员们就已经准备好冲击决赛了。说到备赛时的训练,阿茸说除了跑步等基本的体能训练外,还会为了加强射箭时的稳定、准确而在弩上增加负重。
“露头角”新人扭转局势
15米男子立姿比赛也在今日正式拉开吹枪项目比赛帷幕。
在此起彼伏的满堂喝彩声中,来自红河代表队的三福林,不畏强手、超常发挥,最终以在一场比赛吹中10环三次的优异成绩,勇夺立姿吹枪男子组首金。
吹枪项目颁奖现场
决赛开始时,三福林第一次只打中了5环。“5环的成绩实际上是比较糟糕的,但是他心态稳定,后面连发3个10环、3个8环,成绩一下子就上去了。”吹枪项目总裁判长王欣认为吹枪比赛极具刺激性和紧张性,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非常高。
在落后7分的情况下,年轻小将三福林凭借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训练有素的专业能力,最终反超吹枪项目老将“文山神枪手兄弟”。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能获得第一名我非常开心,虽然和经验丰富的选手一起参赛我很激动也很紧张,但吹出第一个10环给了我夺冠的信心。”三福林是怒江州泸水市人,目前是红河学院体育学院大二学生,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大一就开始接触到了吹枪,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吹枪项目比赛现场
“我们在学校开设了吹枪课,他平时成绩平均是8环,但今天达到9环,算是超常发挥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兼教练员张绍俊告诉记者,本次吹枪项目红河代表队的运动员都是来自红河学院的学生,年轻人们因为吹枪运动培养了深厚友谊,也逐渐感受到民族运动的乐趣而爱上了这项运动。(记者 李文诗 黄兴能 张顺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