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9月20日在丽江市开幕。日前,永胜县的秋千项目运动健儿们正以高昂的斗志、奋发的精神扎实开展训练工作,积极备战省民族运动会。
秋千竞赛是一项只限女子参加的项目,它分为高度比赛和触铃比赛两个内容。高度比赛顾名思义,就是看选手谁荡秋千荡得高,至于触铃比赛,则考验了运动员腰腿部的力量以及心理能力。
在永胜县民宗局的秋千训练场,记者看到运动员们正在教练鄂常梅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热身运动和日常的秋千触铃训练。教练鄂常梅表示,将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参赛人员,把自己前几年的经验都教给他们,希望在今年的比赛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
为进一步做好赛前集训工作,永胜县民宗局精心制定训练计划,切实做好训练保障工作,坚决贯彻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突出重点,加强科学性和针对性训练,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效益,同时积极做好运动员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心理调适工作,确保运动员以最佳的思想状态、竞技状态和心理状态参加比赛,力争在本届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永胜县民宗局局长何文进说,秋千项目是永胜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项目之一,年初,在全县范围内对运动员进行了选拔,共有60人报名,经层层筛选,最后选出8人参加集训。目前,已经完成运动场地建设,并组织运动员进行集训,运动员精神状态良好,正以饱满的精神积极备赛。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秋千
秋千,俗称荡秋千,相传为春秋时期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仅只是双手抓着绳子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将“秋千”带到中原。之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期,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唐宋之后,荡秋千习俗遍及全国,盛况空前,各少数民族荡秋千的花样繁多、丰富多彩。
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台湾高山族人称荡秋千为“渺绵”,是“飞天”的意思;云南西北及川南纳西族的荡秋千习俗俗称“秋千会”。纳西族东部的秋千会,多在每年夏历正月初一至初四举行,西部则于正月初六开始,历时4~5天不等。清代《盐源竹枝词》云:“高悬彩架接云天,共庆新年胜旧年;姊妹艳装争奇丽,倩郎抛索送秋千。”丽江白沙一带,当年结婚的新娘常以红绳系秋千扶手,用点心、瓜子等招待荡秋千者,以此讨得平安吉利。永宁等地于“秋千会”的最后一天由女青年备办酒席款待前来赛秋千的男青年。席间男子用锅烟抹女子脸,互相追逐嬉戏,以抹黑为吉。
秋千比赛分为高度和触铃两项,高度比赛是以在规定的试荡次数内荡达的最高点计算成绩,触铃比赛是在规定的高度和时间内,以运动员触铃的次数计算成绩。秋千于1986年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这个项目也是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唯一只限女子参加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