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原创 政务 旅游 州市 教育健康 社会 图片 经济 服务 云南故事 云南青年说风味云南融媒报道

“宫颈糜烂”会导致宫颈癌吗?

2022年02月14日 17:11:47 来源: 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为什么根本不是病的“宫颈糜烂”会成为很多人的心病?

  宫颈糜烂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很多女性的疾病,有些女性朋友去做体检,十有八九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并且被告知有宫颈癌的风险,有的女性吓得不行,做了各种各样的治疗,花了不少钱。有些患者由于过度治疗导致宫颈粘连、狭窄,甚至有些未婚未育的年轻女性宫颈已经被切了大半。每每看到这样的病人总是让医生心生遗憾。

  “宫颈糜烂”在以前的《妇产科学》教科书中一直是作为一个标准的疾病存在的,甚至有谈到它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但实际上,那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宫颈糜烂”其实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外移到宫颈外口。2008年以前,妇产科大夫都把宫颈生理期出现的宫颈的柱状上皮外翻当作一种病理现象,加以诊断和治疗。2008年以后,本科生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与国际接轨,取消了“宫颈糜烂”这项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取代,但还是有很多医生没有了解和学习这个新概念,还在诊断和治疗“宫颈糜烂”。“宫颈糜烂”说到底,实际上是过去对宫颈的一种正常表现的错误认识。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不良医院,用“宫颈糜烂”作为吸引病人到妇科门诊看诊的招牌,健康女性每个人去检查都诊断为“官颈糜烂”,紧接着就是各种治疗:上药、输液,甚至LEEP、激光都用上,动辄治疗费上千上万,是典型的过度治疗。希望有更多的女性意识到这个问题,避免被过度治疗。

  为什么说“宫颈糜烂”是一种正常现象呢?

  宫颈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上皮细胞覆盖,一种是宫颈上看起来光滑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另一种是靠近子宫颈颈管内的柱状上皮细胞。两种上皮的外观表现是不同的,复层鳞状上皮看起来是光滑的,而柱状上皮看起来就是红红的,有点像“糜烂”。

  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激素水平低下,柱状上皮就缩回到宫颈管内,宫颈看起来就是光滑的;到了青春期来月经以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柱状上皮就外移到宫颈口,医生检查时就看见宫颈红红的,像“糜烂”一样。绝经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缩回到宫颈管内,因此医生检查时“烂”也就看不见了。所以,本质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翻,它是由于雌激素水平高所导致的。在过去的医学教科书上,还有“宫颈糜烂”的分度,称之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认为范围的大小是炎症程度的轻重,面积<1/3是轻度,1/3-2/3是中度,>2/3是重度,这个其实就是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宫颈糜烂了”身体会有什么症状?

  宫颈糜烂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表现。如果有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的情况,这些是急性宫颈炎症的表现,需要检查病原体,然后按照药敏治疗相应的感染就行了。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宫颈庭烂”的同义词,国际上早就废弃了“宫颈糜烂”一词。但是宫颈的定期检查很有必要,这不是为了预防“宫颈糜烂”,而是为了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检查是轻度“宫颈糜烂”,需要治疗吗?

  “宫颈糜烂”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治疗,包括宫颈的一些慢性的炎症,如宫颈肥大、纳囊等都是不需要治疗的。宫颈息肉因为有症状,有接触性出血可能,总体恶变率虽然很低,但还是应予以摘除,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宫颈糜烂”既然不是病,那就可以不用治疗了,是吗?

  宫颈的定期检查是必要的,这个不是为了预防“宫颈糜烂”,是为了预防宫颈癌。宫颈癌的发病率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且呈年轻化趋势。近年来,宫颈痛的防治研究有三大突破:

  (1)病因明确,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2)宫颈癌筛查、早诊早治方法的突破性进展:

  ①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可检查出98%以上的宫颈痛;

  ②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达100%。

  (3)世界上第一个癌症疫苗一-人乳头瘤病毒(HPV)预防性疫苗成功上市。

  感染HPV就会得宫颈癌吗?

  感染HPV不代表就一定会得宫颈癌。HPV感染分为暂时性和持续性,大部分HPV感染都是暂时性的,很少会引起病变进展;只有一小部分感染是持续性的。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HPV持续性感染尚未清楚,目前认为HPV的基因分型(尤其是HPV16/18)可能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他增加HPV持续感染机会的因素包括:吸烟、免疫缺陷、HIV感染。HPV感染多见于青春期以及20岁左右的女性,随后在育龄期有所下降。大部分年轻女性,特别是<21岁者,由干免疫反应系统良好,平均能在8个月内清除感染,或是在8-24个月内将病毒负荷量降至无法检测的水平(后者占85%-90%)。但>30岁的女性中,HPV感染更容易发展为持续感染。因此,年龄越大,发生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概率越高。但是如果持续HPV感染达1-2年以上,无论年龄大小,都强烈提示后续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宫颈癌的风险明显增高。

  现在有HPV疫苗了,分哪几种?怎么接种?

  目前FDA批准了三种HPV疫苗用以有效预防HPV感染:

  (1)二价疫苗,针对HPV-16和HPV-18;

  (2)四价疫苗,除了覆盖HPV-16和HPV-18之外还包括HPV-6和HPV-11;

  (3)九价疫苗,2014年获批,在上述基础上又覆盖了另外5种HPV高危型(31、33、45、52、58)。

  二价和四价疫苗能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能减少30%的除了HPV-16和HPV-18以外型别引起的宫颈癌的发生。九价疫苗针对另外5种HPV型别感染,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减少20%的高危型HPV感染。

  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接种HPV疫苗?

  免疫接种咨询委员会(ACIP)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及美国大学妇产科(ACOG)推荐9-26岁的女性接种HPV疫苗,以及在可能发生HPV暴露之前接种。

  一位女士两年前已经接种了HPV疫苗,是不是就不需要进行宫颈癌的筛查了?

  在目前,宫颈癌筛查依然是预防宫颈癌的最佳方法,不论是否接种HPV疫苗,均应按指南推荐进行筛查。

  做宫颈癌的筛查有没有时间的限制,什么时候筛查比较好?

  宫颈痛筛查应始于21岁。无论患者的性接触或其他相关的高危因素行为开始于哪个年龄,只要<21岁就不应接受筛查,除非是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年轻女性在发生初次性交行为后常常会发生HPV感染,但几乎所有病例均可通过免疫系统在1-2年内清除病毒而不会发生肿瘤。只有0.1%的宫颈癌发生于20岁之前,而且美国和英国的研究表明对20岁前的女性进行筛查并不能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对于21岁前的女性预防宫颈痛的重要策略应该包括HPV疫苗接种和安全性行为的咨询建议、减少暴露于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宫颈癌的筛查建议如下:

  (1)21岁以下不需要筛查;

  (2)21-29岁之间,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的筛查;

  (3)30-65岁,不管有无“宫颈糜烂”,每5年进行一次HPV和细胞学的联合筛查,或者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的筛查;

  (4)65岁以上,若之前的结果正常,可不进行筛查。(完)(李晶晶)

  蔡金凤,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临床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昆明市妇科疾病诊治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妇科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更年期学组委员。

[责任编辑: 丁凝 ]
01007021011000000000000001112021131047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