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中国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积极贡献智慧

2021年10月05日 13:18:49 |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昆明10月5日电(记者严勇、庄北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实现双赢?青藏高原上一个叫昂赛乡的地方或许能给出答案。

  在日前于云南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上,昂赛乡年都村的自然体验项目试点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作为受邀嘉宾之一,昂赛乡乡长才旺多杰在论坛上就该项目做了交流分享。

  9月27日,昂赛乡乡长才旺多杰在论坛上做交流分享。 受访者供图

  昂赛乡地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生物多样性丰富。由于三江源地区旗舰物种雪豹在此栖息繁衍,昂赛乡被誉为“雪豹之乡”,也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内首个开展生态体验特许经营活动试点的区域。

  特许经营实施以来,当地不少牧民主动跟随生态专家学习,逐步学会查看周边动物脚印和粪便,在笔记本上标记野生动物出现的点位和活动路线,既是生态管护员,又是生态观测员。

  “在生态体验特许经营收入中,45%归接待家庭所有,45%归村集体经济,用于社区发展,10%作为雪豹的保护基金。”才旺多杰说,目前已选拔21户牧民作为接待家庭,为访客提供食宿并担任向导。访客在开展生态体验之前,还必须签订协议遵守一系列生态保护行为准则。

  昂赛乡仅是中国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守护好绿水青山,中国在制度创新上也做出有益探索,如2017年正式全面启动的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制度建设。

  从蓝色碳汇到红树林保护,从森林碳汇到草原保护和荒漠化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会专家表示,中国生态保护红线为全球贡献了一种新的保护模式,可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参考。

  本次论坛上,发言的专家之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区域规划与政策研究室主任刘冬说,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能够有效管控最重要的空间,以最小的面积获取最大效益。这一做法目前也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9月27日,“企鹅爱地球”项目运营负责人舒梦莹在论坛上做案例分享。 受访者供图

  在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互联网科技也发挥出重要作用。“企鹅爱地球”项目运营负责人舒梦莹在案例分享中介绍,腾讯公司于2015年发起“企鹅爱地球”项目,发起该项目的初衷是希望发挥平台优势,在互联网用户和生态保护之间建立起智慧连接,探索出有更多人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模式。

  “我们开通了针对网络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直接举报渠道,开发出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小游戏,还通过红包封面等科普新模式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这些都得到了用户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舒梦莹说。

  生态环境部COP15谈判代表、执委办执行副主任刘宁表示,本次发布的案例内容丰富,充分展现了国际社会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的努力与实践,其中以在地保护为代表的中国“智慧”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推广。

【纠错】 [责任编辑: 丁凝]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0211310227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