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原创 政务 旅游 州市 教育健康 社会 图片 经济 服务 云南故事 云南青年说风味云南融媒报道

景美村强民富 普洱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力”

2021年12月21日 18:23:58 来源: 普洱日报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普洱市立足当地实际,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

  捧起“金饭碗”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

  每年9月进入收姜季节,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信镇拉嘎村芒井村民小组的田间地头,总能看到姜农们忙碌的景象。姜农李俊山种了28亩黄姜,亩产可达到3吨左右,收入不少。由于芒井气候独特,土壤肥沃,种植出的黄姜具有块大肉黄、质地细嫩、表皮光滑、辛香味浓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在李俊山的带领下,当地群众逐步发展生姜种植,增加收入。

  近年来,普洱市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突破、三产抓升级”的思路,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式,强化政策扶持、技术下乡、金融服务、品牌打造,不断推进农业产业有机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同时,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重点打造茶叶、咖啡、生物药、肉牛、水果五大产业,初步建成生物产业、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四大产业基地,越来越多村民过上了“甜美”的日子。

  把家园扮“靓”

  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产业兴旺”,还要实现“生态宜居”。

  在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恩乐镇复兴村那本坝村民小组,昔日道路两旁的鸡鸭圈、菜地、栅栏等一些占道搭建的设施变成了一道道花池,道路变得宽敞明亮了,陈旧破损的民房墙体变白了,富有乡村气息的文化墙体充满了田园风情,这一切改变见证了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也为乡村振兴夯实了环境基础。发展中,镇沅县把脱贫攻坚及脱贫成效后续巩固提升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高位推动,加大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力度,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示范村寨建设,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探索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

  为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普洱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置的自然村比例达到89.16%;乡(镇)镇区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60%的乡(镇)占比达95.15%,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53.4%,生活污水得到收集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自然村有5094个,建制村公厕覆盖率达100%,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不忘“富脑袋”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在“富口袋”的同时,如何“富脑袋”?

  普洱市充分利用道德讲堂、文化墙、宣传栏、报纸、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村民的日常生活,引导村民进一步认知、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传统文化进乡村、进家庭,大力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引导群众知荣明耻、和谐相处。特别是在贫困乡村建立移风易俗表彰激励机制,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与此同时,普洱市还开展村规民约集中修订和制度文件清理工作,积极发挥脱贫工作委员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移风易俗,传承红色基因。

  小村巨变,在普洱的广大乡村已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从“眼前美”迈向“立体美”,从“一处美”变为“一片美”。(完)(记者 马洁)

[责任编辑: 邢苏蓉 ]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85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