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以“普洱”之名 扬“咖啡”之香

2021年09月30日 14:22:39 | 来源:普洱日报讯

  普洱素有“中国咖啡之都”的美誉,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建有国家级的咖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普洱咖啡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咖啡生豆大赛屡夺桂冠,2020年“普洱咖啡”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普洱咖啡”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可以说,“普洱”这个“无形资产”与“咖啡”这个“芬芳产业”相加,呈现出绝佳的“化学反应”,实现了以“普洱”之名、扬“咖啡”之香的产业品牌效应。“普洱咖啡”正努力成为一张产业名片和城市名片,一个越来越受市场关注和青睐的消费符号,一个继普洱茶之后最有机会、最有潜力、最有前途的产业。

  有充分准备 赢发展机会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同样也留给有准备的企业。普洱咖啡产业发展的准备是什么?答案是科研体系、基地建设、平台打造三个方面的准备。

  普洱是全国咖啡科研、教学、服务保障机构最集中的地方。国家咖啡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云南小粒种咖啡良种繁育基地、中国热科院云南研究院、滇西南咖啡气象服务中心、云南农大热作学院相继落户普洱;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咖啡研究所相继成立并投入运营;2021年,我市获批建设咖啡质量基础与技术服务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将推动增强我市咖啡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的科学研究,为咖啡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通过以奖代补、示范户带动等方式,引导全市咖啡园进行各类认证。目前全市咖啡园有30余万亩获得雀巢4C认证、10万余亩获得星巴克CP认证、2.8万亩获得有机认证、2万余亩获得了雨林联盟认证和UTZ认证。持续推进咖啡初加工厂建设,按“有鲜果清洗池、有脱皮脱胶机、有果胶分离池、有废水回收处理池、有果皮处理池、有晒场、有库房”7有的标准建设或改造咖啡初加工厂,全面提高咖啡初加工水平。2020年,全市获评“绿色食品牌”咖啡基地认定22个,占全市总认定基地的10.04%,其中省级基地2个(孟连娜允红珍茶业有限公司、普洱爱伲庄园咖啡有限公司),市级基地12个,县区级基地8个。

  建设“以交易为核心,金融服务为支撑,产业上下游为重点”的咖啡产业服务平台,推动线上线下交易,为全市咖农咖企提供全方位服务。发布新华·云南(普洱)咖啡价格指数,以每周一期频率提供国内外咖啡产业市场价格信息和价格趋势走向图,有效增强咖啡产区市场运行的预警能力,提升普洱咖啡价格话语权和影响力。两检一统认证获国际认可。2019年8月,首批两检一统普洱咖啡生豆出口乌克兰。

  普洱咖啡协会秘书长黄许俊说:“在10多年前,很多咖农不会喝咖啡,更不知道咖啡还有这么丰富的风味,因为他们只管种咖啡,也不知道自己种植的咖啡能卖到哪里。现在的咖农,即便是小庄园,也能拥有了一套成熟的杯测体系,这一质的改变,缩短了咖啡种植者和消费者的距离。”

  有禀赋优势 蕴发展潜力

  潜力源于需求潮流和禀赋优势,当前,世界市场对于生态优质咖啡的需求越来越高涨强烈,普洱既有种植生态优质咖啡的自然条件,也有种植生态优质咖啡的龙头企业和激励机制。

  普洱热区资源丰富,热区面积超过2.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2%。年日照时间长,无霜期在315天以上,北回归线横穿中部,与世界著名的咖啡种植地哥伦比亚处于同一纬度区,是世界上最适合咖啡生长的地方之一,被誉为“阿拉比卡的天堂”。普洱栽培咖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88年开始产业化、规模化种植,目前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被誉为“中国咖啡之都”。目前,全市咖啡种植面积66.8万亩,采摘面积63.7万亩。产量4.29万吨,上半年综合产值12.88亿元,咖农来自咖啡的人均收入3836元,种植加工覆盖7.5万户,25.5万人。

  以实施政策性咖啡保险为示范,为产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在全国首创试点实施政策性咖啡价格保险,与精准扶贫实现双赢,实现了对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建档立卡贫困咖啡种植户的全覆盖。持续稳步推进咖啡种植保险工作。逐步建立了规范有序、覆盖面广、保障有力的咖啡种植保险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咖农因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累计承保26.6万亩,理赔277.12万元,覆盖咖农及种植户2.1万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投保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启动咖啡生豆目标价格保险,搭建“政府+平台+保险机构”的平台投保模式,实现对政策性咖啡价格保险的升级换挡。首期投入保费1530万元,完成1万吨投保试点,参保农户3910户,受益2万余人,获赔付金额2136万元,覆盖普洱、版纳、临沧、保山产区及缅甸、老挝周边国家咖啡产区。

  普洱咖啡以其优越的品质受到业界广泛认可和喜爱,吸引了雀巢、星巴克、沃尔等国际咖啡公司长期在普洱收购咖啡。2012年,星巴克在普洱设立星巴克云南种植者支持中心,2014年,雀巢全球首个咖啡中心在云南普洱成立,2018年,星巴克云南普洱咖啡原产地门店开业运营,为普洱咖啡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扶持培育了爱伲、北归、漫崖等一批知名品牌,积极鼓励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创新研发挂耳包、冻干粉、手拿杯等创新产品,品牌增值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咖啡馆文化逐渐受到年轻人追捧,在思茅主城区已有近30家咖啡馆运业,售卖普洱咖啡。

  “普洱咖啡知名度越来越高,在国内消费市场是不愁销的。广大咖啡爱好者在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可以了解到来自云南各地不同产区不同种类的咖啡,品尝到来自‘远山树林的味道’。”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市场部经理刘海峰说。

  有品牌基础 显发展前途

  产业发展前途在于品牌越来越为人所知并且喜欢,也就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普洱咖啡、喜欢普洱咖啡,拥有了坚实的品牌基础,就能显现强大的发展前途。

  普洱将咖啡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打造,延伸产业链,探索形成可复制的精品庄园建设和运营模式,打造出爱伲、漫崖、小凹子等一批具有普洱特色的现代休闲体验观光咖啡庄园,提升咖啡产业价值和普洱品牌影响力。

  以“走出去”和“引进来”模式,探索疫情下新销售模式,通过直播、抖音、网上订货会等多种方式,加强与消费者互动,拓宽营销渠道,用互联网为普洱咖啡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全方位进行咖啡产业宣传展示,借助《一点就到家》的宣传效应,推出“远山树林的味道”系列报道,远山树林的味道——“普洱咖啡”深入人心,吸引了消费者对中国咖啡原产地的向往。多渠道开展国内外宣传推广活动,组团参加国内外咖啡展,举办普洱咖啡杯测会、专场推介会、普洱咖啡进中央党校系列宣传等活动,助力普洱优质咖啡产品走出普洱、走向大市场。用好中国第一本咖啡专业性杂志《普洱咖啡》杂志,多渠道开展咖啡产业和咖啡文化宣传。成功举办了两届普洱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七届中国普洱咖啡杯世界虹吸壶大赛中国区比赛、八届普洱咖啡生豆大赛、普洱咖啡手冲赛等,助推普洱咖啡产业精品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提升普洱对外影响力。

  可以说,普洱咖啡品牌基础条件非常好。一是产品品质优异。经国际咖啡组织(ICO)、雀巢、麦氏和国内品评及化验,普洱咖啡以“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被赞誉为“质量最好的咖啡”之一,被国际咖啡组织(ICO)认定为一类产品。在2021年云南省咖啡生豆大赛上,普洱咖啡企业参赛豆测评精品率达95%以上。二是重视区域公共品牌培育。2013年,“普洱咖啡”“思茅咖啡”先后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7年,普洱咖啡以111.36亿元的品牌价值成为中国农业区域品牌价值10强。2020年普洱咖啡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普洱咖啡”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普洱咖啡品牌化发展之路奠定坚实基础。正如黄许俊所说:“普洱咖啡正在稳步崛起,未来可期。”(记者 张国营 通讯员 段兆顺)

【纠错】 [责任编辑: 徐华陵]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907131021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