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棵树、一块石头就可以看见一个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绚丽的热带雨林风光,“高颜值”的蓝天白云……成为西双版纳打造热带雨林特色的世界级旅游胜地的最大底气。而作为西双版纳“会客厅”、热带雨林“展示厅”的景洪市,也正加快步伐建设“美丽中国雨林城”。
多年耕耘 雨林之城再添“绿”
2021年,从西双版纳出发的“短鼻家族”北上南归之旅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美,作为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西双版纳坚持以雨林保护为核心,大力保护雨林生态,推动雨林回归。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景观(资料图)。新华网发(邱开培 摄)
近年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断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和出台了多个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将热带雨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西双版纳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开展保护小区建设、亚洲象食物基地建设、社区扶持项目建设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等工作,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并建立“州包县、县包乡、乡包村”三级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和与之配套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森林资源和热带雨林保护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具体的管护人员。
经过多年努力,西双版纳生态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达81.34%,热带雨林面积超过360万亩;建立了16个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面积600万亩,森林资源特别是热带雨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此外,生态红线划定面积达1232万亩,占全州国土面积的43.01%。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景观(资料图)。新华网发(邱开培 摄)
作为热带雨林“展示厅”,景洪市也在雨林保护中留下足迹。围绕雨林城市保护、雨林城市修复和雨林城市回归,景洪市推广林长制,对雨林实行“网格化”管理,层层压实保护热带雨林的主体责任,建立“智慧林业”可视化监管平台。同时,探索“林茶共管”新模式,推行“林茶共生”新形态,扎实开展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和非法侵占林地行为,坚决守住景洪市热带雨林生态底线。此外,景洪市还启动亚洲象栖息地食源地回归项目,建成亚洲象食物源基地990亩,对三达山进行热带雨林恢复改造,全面提升城市面山景观森林生态效益。
目前,景洪市森林面积达876.8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04%。
象群在水中玩耍(资料图)。新华网发(沈庆仲 摄)
久久为功 为守护雨林续新篇
西双版纳在刷新“绿色”发展底色的同时,也承担着保护好森林生态资源,守护热带雨林及其生态系统的责任。
西双版纳州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朱洪进表示,西双版纳将持续实施好雨林保护、雨林修复、雨林回归、林城融合、环境整治五大生态保护行动,积极创建亚洲象国家公园,开展森林碳汇建设,以林长制为抓手,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内拍摄到的蜂猴(资料图)。新华网发(王斌 摄)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西双版纳将实施50万亩茶园森林化生态修复改造和2万亩生物多样性胶园建设,建设10万亩碳汇林,大幅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美丽中国·雨林胜地。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景观(资料图)。新华网发(刀俊云 摄)
“相关部门的重视、地方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民间组织的大力支持、当地群众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等,都在热带雨林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学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郭贤明介绍,热带雨林的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下一步将开展更为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更多的人了解热带雨林保护的重要意义,并自觉参与到热带雨林保护工作中。同时,还要组织专项调查,进一步查清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家底,有针对性地进行热带雨林保护专项规划,确保热带雨林得到有效保护。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在郭贤明看来,下一步,西双版纳要持续开展科学研究,研究如何在现有的经济林下与热带雨林相结合,产生更高的生物多样性效应,同时,争取资金开展更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保护与修复工作。(完)(邢苏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