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眼里的黑白影像,在他们眼里不仅是生动的病理,也常常是患者的第一道检查窗口。他们的工作是枯燥的,读不完的影像片子,写不完的诊断报告;他们的工作又是有趣的,在细微处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成就感溢于言表。他们就是影像医生,是“大片的艺术家”。
王波给进修生解答疑问(1月4日)。新华网 刘东 摄
主任医师王波:在黑白影像中探寻人生华彩
王波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磁共振科主任医师,从事磁共振工作已有28年。对她来说,一台电脑,一台阅片显示器是每天面对最多的东西,盯着屏幕找寻和判断片子中的种种疑点,通常一坐就是一天。磁共振检查出的结果,是临床医生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对待每个患者,王波都不敢有丝毫松懈,生怕错看、漏看。
王波说,“医学影像难,难就难在同病异影、异病同影。所以,能否准确无误地读出医学影像所传达的信息,拨开迷雾找出真相,不仅考验医生的眼力和影像学功底,还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经验。”
王波正在读片(1月4日)。新华网 刘东 摄
片子中的阴影,究竟是肿瘤、炎症,还是梗塞?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判断,这需要医生长期经验的积累。“一个优秀的影像医生,必须做到眼力敏锐、细致入微、功底扎实、考虑全面,也必须为自己出的每一份报告负责,对报告负责就是对病人和生命负责。”这是王波一直以来信守的诺言,并以此鼓励着她的团队。
“以前临床上诊断妇科疾病,很少会做磁共振检查,其实,磁共振在这方面很有优势。”在王波看来,医学永远在路上,只有吐故纳新,才能保持专业优势,也唯有不断学习跟上影像学发展的脚步,才能为更多患者服务。
刚做完扫描的患者(1月4日)。新华网 刘东 摄
谈及家庭,王波表示,“因为丈夫也是医生,我们陪伴女儿的时间很少,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反而为我们的工作感到自豪和骄傲。从另一方面看,这也培养了女儿的独立性,她坚强而乐观,这让我们很欣慰。”
“如果你要问我是否喜欢这份工作。说句心里话,我觉得喜欢是次要的,因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再一次选择,我还是会选择这份工作。”王波说,冰冷的技术之外,医学更是一种人学,需要知晓技术与人性如何融通,医生与患者如何共情,如何实施关怀与抚慰。
高萌给患者做骨骼密度检查(1月7日)。新华网 刘东 摄
青年医师高萌:当梦想照进现实,幸运且幸福
高萌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于2019年加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作为青年医师,谈及选择从医之路的原因,高萌说:“在2008年的时候,母亲生了一场重病,就医之路十分坎坷,于是那一刻便下定决心,以后要当一名医生,为了家人,更为了千千万万生病的人。”
高萌正在撰写诊断报告(1月7日)。新华网 刘东 摄
一路走来,高萌说自己很幸运也很幸福,如愿成为了一名医生,目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主要在科室书写诊断报告,这既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更是一种能力上的提升。“作为青年医生,我十分热爱这份工作,也从未想过要放弃,每当自己诊断出一个疾病,就会很有成就感。”高萌说。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科室的努力。这里的每一位医师只有经过非常严格的规范化培训考核才能上岗签发报告。期间,学员们要经历比其他规培基地更加严格的考核才能毕业。另外,该科室每周都会有疑难病例的讨论,以及针对规培生、实习生、研究生和进修生的讲座,包括影像诊断方面的知识、相关病理、文献报道等,帮助青年医生练好基本功。
王波给病患及家属讲解报告(1月4日)。新华网 刘东 摄
在业余时间,高萌经常会查阅资料,阅读论文,了解医学动态,关注学科内容,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对于未来,高萌期待着自己能在科研上有更多进步,从申报一个个小课题开始,到独立进行项目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她相信前方的医学之路定有更多的精彩。
高萌说:“我始终记得南方医科大学的校训:‘博学、笃行、尚德、济世’,在医学的道路上,不仅要广博学识,坚定信念,更要修身敬业,拯救疾苦。对我来说,能够治病救人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直到今天,我仍记得从医的使命,也要一如既往地践行下去,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云南的医疗发展添砖加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