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鹤舞高原|鹤自由飞 人精心守护

2021年12月17日 14:57:44 | 来源:新华网

12月7日,大山包保护区成群结队的黑颈鹤。新华网发(王远剑 摄)

  黑颈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建于2003年的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山包保护区”),是中国最大的黑颈鹤越冬栖息地之一,每年入冬时节,众多黑颈鹤“呼朋引伴”如约而至,或翩翩起舞,或滑翔天际。在这里,人人爱鹤、护鹤,用心用情呵护黑颈鹤的故事不胜枚举。

  村民爱鹤护鹤 保护区暖心救治黑颈鹤

  11月21日,大山包保护区工作人员接到村民报告:其在地里劳作时,发现一只“雁鹅”无法飞行,请保护区工作人员及时赶往救治。经工作人员现场观察鉴定,村民所说的“雁鹅”,是一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颈鹤。它头部有轻微皮外伤,显得有些体力不支,无法飞行。经过六天的疗养救治,这只受伤的黑颈鹤恢复健康,达到放飞标准,并于11月27日由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伍和启为其环志编号为011后放归野外。

11月27日,放飞康复的黑颈鹤。新华网发(吴太平 摄)

  回归野外的011号黑颈鹤与同伴一起翱翔天空、沐浴阳光、戏水,悠闲自得,它也将为该物种的迁徙和生态习性的科学研究提供数据。

  两天后的深夜,又一只飞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受伤,工作人员深夜赶赴现场后发现,村民已将这只受伤的黑颈鹤安顿在自家杂物间避寒休息。

被救助的黑颈鹤精神状态良好(11月30日摄)。新华网发(吴太平 摄)

  这样的暖心救鸟故事时常在大山包发生,大山包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同当地村民一起,为黑颈鹤安全越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家园,爱鹤、护鹤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12月7日监测统计发现,目前飞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共有1978只,已是历年之最。

  飞越千山万水 “鹤宝宝”再赴高原之约

  12月2日,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发现一只特殊的成年黑颈鹤,右腿佩戴着编号为“R13”字样的红色彩环。经查阅,工作人员确认它是去年夏天在四川省若尔盖湿地出生、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标记为“R13”的“鹤宝宝”,并于当年11月24日首次跟随父母飞抵大山包保护区越冬栖息。

已经长大的“R13”黑颈鹤(12月2日摄)。新华网发(郑远见 摄)

  曾经的R13“鹤宝宝”再度飞抵大山包越冬栖息,已不是去年那般幼稚、矮小需要父母呵护的“毛孩子”了,现在的它身体强健、体态美丽,已能独自往返于繁殖地若尔盖湿地和越冬地大山包之间,并熟练掌握了父母教给它的生活本领。

“高原精灵”黑颈鹤(11月30日)。新华网发(吴太平 摄)

  近年来,随着生态项目的有效实施,大山包保护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为候鸟提供了优质的越冬栖息地。除了黑颈鹤,今年还有斑头雁、红头潜鸭、白眼潜鸭等近40种候鸟在这里越冬。

正在觅食的黑颈鹤(12月1日)。新华网发(郑远见 摄)

  一系列的保护举措也使得每年来到大山包越冬栖息的黑颈鹤数量由1990年的200多只逐年增加并稳定在1500只左右,让被誉为“鸟类熊猫”的黑颈鹤脱掉了“濒危物种”和“易危物种”的帽子,也让大山包变成人鹤和谐共处的乐园。(完)(徐华陵 郑远见 王远剑 吴太平)

【纠错】 [责任编辑: 范芳钰]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907131037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