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COP15·云南】专家分享云南生态文明实践和成果

2021年10月14日 10:29:14 | 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云南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期间,与会相关专家学者分享了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实践和显著成果。

  真菌专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介绍,云南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显著,土壤类型各异,雨热同季,热带、亚热带及山地温带植被类型兼有,为真菌繁衍提供了优越条件,形成了闻名中外的“真菌王国”。据统计,全球野生食用菌有2500余种,我国约1000种,云南近900种,约占世界食用菌物种的36%,占全国的90%。

云南野生菌(资料图)。新华网 赵普凡摄

  真菌资源收集与利用研究方面,杨祝良团队专注于羊肚菌资源收集保藏、创制利用,收集菌株8920余株,筛选“昆植1号”和“昆植2号”等高产种质30余株;提出了生产菌种退化与否的早期“1+1交配型基因”检测技术;提出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新模式,将大田种植的成菇率提高了20-30%,将种植周期由过去的120-180天缩短至60-100天。2017-2021年示范种植1.96万亩,实现纯收入1.92亿元。羊肚菌成功栽培,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野生资源。

古老品种毫秕(资料图片)。新华网发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杨生超介绍,该校滇型杂交水稻育种团队经50多年收集、引进和创制水稻种质基因资源与材料20090余份,包括滇型三系和两系杂交稻育种亲本恢复系、保持系、不育系材料约17030份,不同来源种质资源2820份,精准鉴定育种核心亲本246份。迄今育成品种60多个,在云南、贵州、四川、陕西、重庆、湖南、湖北等省(市)应用,年推广60多万亩,产值数亿元。特别是2017年育成的新品种“滇禾优615”,具优势强、抗病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2019年荣获国家优质食味金奖,被列为新育成的年推潜力200万亩以上的重大品种之一。平均亩产650千克/亩,最高可达800千克/亩以上,特别适合“稻+”模式绿色生态种植和山地杂交稻旱种。

云南省珠江水系珍稀鱼类保育基地内的暗色唇鱼(资料图)。新华网 赵普凡摄

  云南丰富的水资源和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冷云介绍,云南省共记录有鱼类13目43科199属629种。其中土著种594种;云南特有种(全球仅分布于云南的物种)255种,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国外有分布)的有152种。云南鱼类种数占中国淡水鱼类种数(1583种)的40%,种数居全国各省之首。

  冷云介绍,云南省全力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实现了云南省全江段全年禁捕;积极推进水生生物保护地建设,全省建立了16个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21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此外,云南省大力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十三五”期间,共筹措资金1.8亿元,增殖放流各类鱼苗近2.5亿尾,其中土著鱼达750万尾,对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积极开展土著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目前云南省已攻克86种土著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为保护和恢复土著鱼类资源创造了条件。(完)

【纠错】 [责任编辑: 刘东]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912131024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