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找寻生物多样性守护者】“雪山精灵”的守护者

2021年10月09日 12:00:18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10月9日电(柴静)响古箐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的栖息地之一。生长在此地的余建华与大山相依相伴69载,曾经以狩猎为生的他在45岁那年成为了一名护猴员,并将在山中练就的本事都用在了保护滇金丝猴上。

工作中的余建华(2021年9月16日摄)。新华网发(刘祖平 摄)

  过往:一天赚6元 他坚持了12年

  滇金丝猴是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住民”,其数量曾一度十分稀少。在45岁以前,余建华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会与这些精灵缠绕在一起。

  

滇金丝猴幼猴(2009年9月3日摄)。新华网发(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供图)

  生长在大山里的余建华与许多当地人一样,成年后成为了一名猎人。曾经小到野鸡,大到熊都是他的猎物,他也练就了一身本事——熟悉山林环境、气候变化、野生动物活动特点等,可以在山林间自由穿行。可就在他45岁那一年,在当时维西县林业局一名负责人的劝说下,他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他明白只有保护大自然才有更长远的生计,于是他选择从狩猎者变为守护者。

  1997年,余建华成为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护猴员,担起了守护滇金丝猴的使命。那时滇金丝猴在海拔最高的地方活动,天不亮他便要上山,找寻滇金丝猴的踪迹,因为每天穿行于山中,余建华十来天便穿坏一双鞋,可那时做护猴员的收入却很低。一天6元,余建华一坚持就是12年,被问及原因,他的回答只有三个字——“爱动物”。

  坚守:“守护它们一直到我走不动那天”

  “‘白脸’就是这群猴子的猴爷爷,它的年龄相当于人的80多岁。”说起让自己忙碌了二十多年的滇金丝猴,余建华的脸上没有疲惫,反而满是喜悦与兴奋。

  滇金丝猴正在外出活动(2021年9月16日摄)。新华网发(刘祖平 摄)

  随着人们对滇金丝猴保护力度的加大,它们的活动区域有所扩大,种群数量也增多了。2009年,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建立后,余建华的工作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目前,在公园的可观猴区域内,生活着9个滇金丝猴家族,它们的家族故事、脾气性格,余建华都了如指掌,他提到的“白脸”便是其中一个家族的家长,而余建华则可以算是9个家族的“家长”。

  每天天未亮,余建华便要开始一天的工作,首先要确定滇金丝猴是否在前一天夜里睡觉的地方;它们出来活动时,余建华便在一旁制止越过警戒线的游客,保证滇金丝猴与人的安全距离;它们回山里后,余建华也要跟着一起上山,确定它们的栖息地点。除此之外,余建华能够清楚地认出每个滇金丝猴家庭的每一只猴子,每天要为它们“点名”。当然,这一切都在遵循猴群活动规律且不打扰它们的情况下进行。

  随着年纪的增长,余建华成为了当地最年长的护猴员。每天上山下山,近20公里的活动里程并没有让他停下脚步。他总是说:“我要守护它们,一直到我走不动的那天。”

  传承:保护好滇金丝猴是他们共同的使命

  余建华说:“我做了半辈子猎人,就要用半辈子保护野生动物。”他的精神感染着许多人,护猴员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滇金丝猴正在外出活动(2021年9月16日摄)。新华网发(刘祖平 摄)

  目前,在余建华工作的片区内有29名护猴员,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有16名工作人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保护好滇金丝猴。虽然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做这份工作,但余建华也明白,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在山里活动会越来越吃力。于是,他收了2个徒弟,在近8年的时间里,他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们,希望这份爱与守护能在这片土地上一直传承下去。

  余跃辉作为公园的工作人员,也被余建华深深感染着。余跃辉介绍,如余建华一般的老一辈护猴员在几十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保护滇金丝猴作出了巨大贡献。“猴子之间为何打架,每个家庭关系如何,如果余叔不告诉我们,我们可能都不知道。”他说,经验丰富的护猴员下雪时可以通过足迹判断滇金丝猴的活动轨迹,在没有雪的季节通过树叶便可判断,而这些都是他们作为后来者需要不断学习的,他也会一直将保护好滇金丝猴作为自己的使命,坚守下去。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保护工作有效推进,分布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滇金丝猴种群及数量开始稳步增长。(完)

【纠错】 [责任编辑: 邢苏蓉]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021131023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