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超级大乐透
  • 超级大乐透

保山施甸:6万份有“身份证”的水稻栽种正当时

2022年05月29日 10:14:00 | 来源:新华网

带有粉色标签“身份证”的水稻(5月24日摄)。新华网发(郭康 摄)

  近日,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繁育基地,6万份有“身份证”的水稻育种材料到了栽插的最佳节令,全部开始移栽“安新家”。

  2010年,农业科研人员通过大量筛选和分析,将施甸县作为我国两用核不育系水稻最佳繁育基地,2017年,袁隆平院士亲笔为施甸县题词“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2019年6月,施甸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获批国家制种大县。目前,施甸县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繁育基地有500亩,育种材料有6万份左右,亲本扩繁基地有2万亩左右。

村民正在移栽水稻(5月13日摄)。新华网发(施甸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据了解,这些两用核不育系水稻育种材料,也就是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的母本。每年的7—8月,科研工作者会将这些水稻母本与父本配对,再从配对成功的水稻种中,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水稻优良品种作为新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村民正在移栽水稻(5月10日摄)。新华网发(何勒弄 摄)

  “我们大概是4月7号到8号开始播种的,到现在大概有三十多天的秧龄,现在已经达到了五叶一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移栽,材料生长就会比较正常。同时,我们采用单本栽插的方法进行移栽。”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奎丽梅表示。为了便于在后期对育种材料进行甄别和选择确定,在试验田里,每一份育种材料从秧盘拔出开始,到移栽到大田里都会带着自己的粉红色“身份证”。

村民正在移栽水稻(5月24日摄)。新华网发(郭康 摄)

  徐光是施甸县水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名高级农艺师,2010年,国家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繁育落户施甸以来,他和同事们便奔忙于田间地头,为农业产业发展“把脉问诊”,身体力行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他介绍,“每一亩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可以给农户增收两千元左右,农户把田租给繁育基地,同时为繁育基地工作,又增加了相应的收入。”下一步,根据施甸基地的发展,计划建设1000亩育种基地,并吸引更多的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到保山开展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繁殖。

带有粉色标签“身份证”的水稻(5月24日摄)。新华网发(郭康 摄)

  据了解,有32家科研机构和11家知名企业到施甸研究和繁育两用核不育系水稻。截至2021年末,施甸县累计繁育两用核不育系水稻197个品种,繁殖种子840万公斤。每年提供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种子占全国用量的80%以上。同时,带动施甸300余户农户种植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实现产值740万元。(完)(邵维岑)

【纠错】 [责任编辑: 徐华陵]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907131060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