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云南蒙自:“两抓两促”推动各民族城市融入

2022年03月16日 10:33:44 | 来源:今日蒙自

  近年来,随着蒙自市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吸引了来自省内外各民族流动人口近20万人。为保障各民族流动人口稳定增收、融入城市,蒙自依托“建设者之家”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创业、就医就学、技能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服务,创新推动各民族城市融入,让流动人口在蒙自“落得了脚、就得了业、安得了心”。

  抓服务 促就业

  抓好技能培训服务。秉持让劳动者技能在手、就业无忧的原则,引导13家培训机构把培训学校搬入“建设者之家”,开展烘焙加工、餐饮厨艺、家政服务、机械加工等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拓宽就业渠道,自“建设者之家”建成以来,累计开展培训138期5190余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设“网上课堂”,让广大务工人员疫情期间不误学,推动各族流动人口快速适应从乡村走进城市、融入城市。

  抓好就业信息服务。整合“蒙自人社”微信公众号、“建设者之家”招聘微信小程序和基层政务公告栏等线上线下信息渠道,适时发布招聘信息,为务工人员和用工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累计登记用工企业及个体户2997家,发布外卖服务、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就业岗位信息4.8万余个,实现就业4.5万余人次;组织辖区中小微企业开展现场招聘活动53次,提供就业岗位4.9万个,新增就业3.9万人;引导入驻8家劳务公司,累计转移就业248批次12.27万人。对1089名务工人员进行了回访,就业成功率89%,对“建设者之家”服务的满意度达100%。

  抓好流动党员服务。把“流动党员之家”融入到“建设者之家”,做好流动党员联络站、服务站、管理站工作,登记11名流动党员,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开展活动,让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组织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成立“党建联盟”,组织“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党员和流动党员共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

  抓保障 促融入

  抓实语言服务保障。积极推行双语服务,在“建设者之家”设置一个双语接待室、一批双语服务岗,组建一支双语服务队,全面开展双语接待、双语受理、双语咨询、服务,接待不能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少数民族群众20余人次,开展法律咨询服务2000余人次,有效解决沟通难的问题,不断促进各民族融入城市。

  抓实便民服务保障。为各族群众免费提供手机充电、饮用热水、微波炉使用等暖心便民服务,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49次,为群众办实事65件,组织周末志愿者、流动人口志愿者55批408人次,参加“三无小区”环境提升改造活动、“小候鸟课堂”服务,有效拓展“建设者之家”服务范围,调动“城市新主人”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抓实疫情防控保障。组建“党员战斗队”和“党团员志愿服务队”,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即将返岗复工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10期,印发《蒙自市外出务工温馨提示手册》2万余份,发放口罩、酒精等防疫物品,做好运输车辆协调调度、健康体检、体温监测等疫情防控服务,引导各族流动人口做好科学防护,确保有效防疫、安全返岗。

  抓实合法权益保障。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语言文字、户籍住房、创业就业、宣传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法治服务”七大保障平台,为流动人口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解决好各族群众在蒙自的医疗教育、住房安居、就业培训、权益保障等问题,借力社区法律援助服务站点、社区“警社110”“蒙城义警”联防联巡联治队伍、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有力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

  蒙自市结合“建设者之家”经验,在各乡镇(街道)建成11个“建设者之家”服务站,搭建“城乡一体”就业服务平台,延伸服务触角。“建设者之家”在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规、带动青年就业创业、联系服务各族群众、维护好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引领各民族群众在蒙自互嵌式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大发展的社会氛围。(作者 张艳娥 通讯员 杨学桢 王晓霞)

【纠错】 [责任编辑: 刘东]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134813105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