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强边固防·我的一天(耿马)】2.6公里巡边路,他整整走了36年……

2021年11月26日 11:03:22 | 来源:云岭先锋

  11月15日清晨,位于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高海拔区域的山头寨村水桑树组,山头还被浓雾包裹得严严实实,山头寨村外事界务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罗光柱已早早起床。今天又到了巡边的日子,每到这一天,罗光柱的心情总是显得有些激动。简单吃过早饭,他换上迷彩服,挂上工作牌,手持几年前相关部门配发的用于清理通道的砍刀出门了……

  牢记“外事无小事”,始终坚持维护祖国领土完整

  水桑树组与缅甸果敢地区山水相连,两边村民的土地犬牙交错,是典型的抵边村落。“你看,对面那些区域就是缅甸了……”站在村头顺着罗光柱所指方向望去,庄稼、植被都差不多,肉眼根本无法辨认中缅两国界线位置。

  “过去,那边的群众不知道界线在什么地方,很容易就把地扩到我们这边来。”罗光柱说,他的“使命”就是负责142号至143号界碑维护,定期在中缅边境一线巡查、保护界桩和界桩标志物,防止过耕、过牧、过伐,维护领土完整,处理双方边民事务,调解矛盾纠纷。自1985年成为外事界务员以来,这条长2.6公里的边境线他整整走了36年。

罗光柱

  “作为抵边村民,我有责任守好祖国的边境线,守好我们的家园。”罗光柱不但这样说,多年来也一直在这样做。几年前,在一次巡边过程中,罗光柱发现一户缅甸边民的土地越界扩到中国境内,他立即把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最终,罗光柱他们与对方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双方到实地察看了界限后,确定了对方扩地越界的事实并进行了妥善处理。

  “外事无小事。”这是罗光柱一直挂在嘴上的一句话。这些年,罗光柱参与处置了不少边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一次,水桑树组的几名孩子与缅甸孩子发生争执并动手打了起来,水桑树组的孩子被打伤了,罗光柱第一时间与对方沟通、协商解决问题。

  “通过协商,对方给了我们村几个孩子一些医药费,事情也得到了妥善处理。”罗光柱说,“别看这些只是小小的矛盾纠纷,解决不好的话会出大问题。”

罗光柱坐在界碑旁

  强忍丧子之痛,挨家挨户做遇难者家属安抚工作

  通往边境线的道路两侧,满是已经成熟待收的玉米等作物。水桑树组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玉米、甘蔗等作物。

  看着满坡的甘蔗,罗光柱喃喃地说:“要是当天他没去砍甘蔗,就不会出事了。”罗光柱口里的他,是自己的二儿子。由于种植、砍收甘蔗是体力活,仅凭一家人很难完成。因此,一直以来,水桑树组有着各家各户相互“换工”砍收甘蔗的传统。而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换工”,却成了罗光柱一家永远的伤痛。

山头寨村水桑树组是典型的抵边村落

  2015年3月13日,境外正是冲突不断。罗光柱29岁的二儿子和其他20多名村民正在帮同村一户村民砍收甘蔗,中午11点左右,缅甸军机一枚炸弹突然落到甘蔗地里并发生爆炸,导致包括罗光柱的儿子在内的5名村民当场死亡,另外8名村民身受重伤。噩耗传来,小小的山村沉浸在悲痛中……

  人世间的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的意外辞世,让罗光柱一家人悲痛不已,老伴和儿媳痛不欲生,罗光柱也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可是他仍强忍悲痛,一边料理儿子的后事,一边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开导其他几户同样惨遭不幸的村民。

  罗光柱的二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村里的“能人”。这些年,全靠他开卡车跑运输,一家人的生活渐渐富裕起来,还建起了两层楼房。如今,二儿子与家人阴阳两隔,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儿媳身上,为了养家糊口,她不得不留下两个孩子外出务工。

  虽已时隔6年,可罗光柱依旧没能走出丧子阴影。每每提及二儿子,他饱经沧桑的脸上立即闪出无法掩饰的悲痛。

巡边路上

  冒着生命危险,数十年如一日走在巡边路上

  从村子出发,走了一段村间水泥路,罗光柱就进入一条简易的道路。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雨,一会儿功夫路上变得异常湿滑,而罗光柱依旧一步三滑地向前走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为了防止境外人员非法入境,边境一线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修通了通往边界的简易道路,这为他的巡逻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

  以前界碑之间没有路,到处是杂草灌木,每次巡逻都要带着砍刀边砍边走,短短2.6公里路,一个来回就要花三四个小时。数十年来,他每次巡边都是徒步,滑倒、皮肤被荆棘刺伤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无论严寒酷暑,他仍然坚持每月至少三次巡查边界。

边界界桩

  罗光柱巡逻的这段边境线上,过去最危险的还是地雷。境外常年战乱,交战各方在边境布下很多雷区,巡边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踩到地雷。山头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图勇介绍说,曾有村民踩到地雷被炸断腿,也发生过牛被炸死的事件。面对这样的危险,罗光柱却从不退缩。

  终于到达国界线附近,看到插在两国交界处的国旗倾斜了,罗光柱连忙小心翼翼地扶正;走到界碑前休息了片刻后,罗光柱对界碑认认真真地擦拭了一番。

  在罗光柱的精心维护下,142号至143号界碑从未发生过人为或者牲畜损坏的情况,确保了边界线走向清晰和标志物完好。

罗光柱清理界桩附近的杂草

  常年辛劳,随着年龄增大,罗光柱的身体每况愈下,每天都要吃药。“还好,这些药费可以报销一部分新农合,自己只要出一小部分。”罗光柱说。

  在今年云南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罗光柱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因为血压高不敢乘坐飞机,他没能到昆明参加颁奖仪式。对此,罗光柱说:“我只是做了一名基层普通党员应该做的事,组织上却给了我那么高的荣誉,这辈子值了!”(记者 杨旭东 图片和视频均由王宏斌提供)

【纠错】 [责任编辑: 刘东]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9121310333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