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云南腾冲:“末梢治理”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1年10月08日 18:53:37 | 来源:新华网

腾冲市双海社区柴营自然村(9月23日摄)。新华网发(郭康 摄)

  金秋十月,阳光照进北海湿地西畔的保山市腾冲市北海乡双海社区各个村落,水清岸绿、屋舍俨然,一座座优美庭院花团锦簇,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走进双海社区柴营自然村,老人围坐聊天,孩童嬉戏打闹,这一幕描绘着村民的幸福生活,映射着乡村不断续写的小康故事。

腾冲市双海社区柴营自然村(9月23日摄)。新华网发(郭康 摄)

  “我们寨子不仅环境变好了,邻里也更加和睦了,生活在这里真的很幸福。”柴营自然村柴一组村民杜加仙对村子的变化感到十分欣喜。在柴营自然村,像她一样感到欣喜的人还有许多。这种欣喜和幸福感源自“1+1+N”农村末梢治理体系在柴营自然村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效。

  面朝北海 幸福花开

  柴营自然村位于腾冲北海湿地西畔,是国家第五批公布的传统古村落。2021年被腾冲市委组织部确定为“1+1+N”农村末梢治理体系示范点。

  “我在社区工作了十多年,这个治理体系落地实施一个多月以来,村子的变化甚至比前几年加起来还大。”双海社区党总支书记邵维允介绍,今年8月19日以来,在柴营党支部的领导下,该村召开了支部会、党员大会、群众会、老年人和妇女会30余次,先后组建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管组1个、老年协会1个、妇女小组1个及5个群团组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寨规”十条,由所有群众签字认可,落地实施。

腾冲市双海社区柴营自然村村民(9月23日摄)。新华网发(郭康 摄)

  在这一个月,该村党支部多方听取群众意见,决定从最基础的环境卫生做起,从村容村貌整治入手,通过自管组发动,自然村户户参与,支持意识和配合意识高涨。

  “现在有了自管体系,全民参与进来,共同谋划,齐心做好家乡事,未来,有信心将柴营发展起来,打造出去,以基层治理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柴营自然村支部书记张兴国说道。

  在北海乡花园村直站岭村民小组,通过“1+1+N”的末梢治理体系发挥作用,矛盾纠纷明显减少,产业发展较好,村庄环境大幅度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腾冲市五合乡帕连村(9月23日摄)。新华网发(郭康 摄)

  花园村支部书记杜朝仁介绍,将以直站岭特有生态环境为载体,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生态食物建设农家乐园,充分把生态保护和群众增收致富有机结合,推进直站岭末梢治理取得成效。

  不仅是北海乡,如今的腾冲大地,水清岸绿、庭院整洁、邻里和睦、产业兴旺已然成为很多乡村面貌的真实写照。

  艺术傣寨 点亮生活

  一堵平常的农村土墙,因为壁画《爱照相的小女孩》变成了腾冲市五合乡联盟社区帕连村的“门面担当”。帕连村在一群艺术家手中化腐朽为神奇,蝶变成了人们心中最诗意的村庄。

腾冲市五合乡帕连村艺术壁画(9月23日摄)。新华网发(郭康 摄)

  帕连村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快速增长的腾冲市,帕连村曾是一个“无特色、无优势、无潜力”的三无村庄。

  帕连村自管组组长杨正学介绍,傣家山寨的美丽蝶变,首先是从“十条寨规”开始的,围绕“支部到组、自管到户、商量到人”的主题,帕连小组构建了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各类群众组织为纽带的“1+1+N”农村末梢治理体系,落实“商量—实行—再商量—再实行”循环往复的群众工作法,形成“组组行动、户户参与、人人有责”的农村末梢治理新格局。

  同时,针对群众身上反映出来的法治意识淡漠问题,帕连小组主动联系、配合乡村两级,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公益普法,以“美丽五合大讲堂”“老年大学教学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为媒介,开展法律“五进”宣传活动,鼓励村民上台“现身说法”,引导村民树立法治意识。

  此外,该村还建立“家门口的司法所”,在帕连村民活动场所设立“拢巴”义务调解室,建立公安民警和法律服务联系点,培养多名“法律明白人”,设立10户“法治中心户”,不断拓宽法律服务的渠道和深度。目前,帕连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

腾冲市芒棒镇红豆树韩家寨(9月23日摄)。新华网发(郭康 摄)

  值得一提的是,帕连村正是腾冲市“1+1+N”农村末梢治理体系的发源地。如今的傣寨里,干净的巷道、美丽的庭院,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共建共享蔚然成风,这一切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好风景带来好光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村民们迈开了步子、追上了幸福日子。“现在方方面面的环境都好了,我们会倍加珍惜,也会更加努力,一起让我们寨子越来越好。”帕连村村民康庆玲说到。

  “1+1+N”农村末梢治理体系,除了在北海乡和五合乡传统村落取得了显著效果外,也为腾冲市芒棒镇的搬迁群众带去幸福。

腾冲市芒棒镇红豆树韩家寨(9月23日摄)。新华网发(郭康 摄)

  芒棒镇红豆树社区韩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涉及三个村民小组人员,搬迁点建设后按照“1+1+N”农村末梢治理体系,将法治、自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着力解决农村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造“圆梦”地标。

  红豆树社区韩家寨党支部书记朱江艳介绍,韩家寨把“最美庭院”建设与乡村绿化结合起来。在每条巷子农户门前种植“巷”树,每家每户美化庭院,形成了门前有树,家家有花、处处皆景的乡村靓丽风景线。

  同时利用搬迁点闲置资源种植玫瑰花,发展“小院子”产业,利用各家院心闲置地点种植重楼,先后动员农户发展“小院子”种植重楼共计3亩,预计实现收益30万元,逐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如今,在腾冲谈及乡村治理,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环境意识和文明素养也显著提升,从“我帮你做”“要我做”到“我要做”更是成为乡村治理新风尚。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文化旅游发展壮大,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完)(邵维岑 杨荣辉 郭康)

【纠错】 [责任编辑: 邢苏蓉]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3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