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坚持把市民群众思想引领工作放在首位,抢抓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市的机遇,以“1+6讲”为市民群众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凝聚人心,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探索“首讲”制度 强化意识规矩
当下的蒙自市,每一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完成后,都要由当地党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进行政治理论“首讲”活动。
近两年来,乡镇、街道党委班子和宣讲传团成员在8个特色分中心、13个文明实践所、109个文明实践站、11个实践点开展党史国史、政策法规宣讲3500余场次,受众30余万人次,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弘扬了拥党爱国主义精神。
推进“六讲”活动 凝聚思想共识
围绕推进“书记讲党课”活动,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时间安排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党员上党课,经常性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依托州府所在地和“文明蒙自”云平台优势,全市大力推进“专家讲理论”活动。“万名党员进党校”“领导干部线上线下学堂”每年都邀请省委、州委党校专家,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理论宣讲30余场,邀请省、州农科专家阐释惠农富农政策宣讲100余场,教育引导种植养殖户科学致富。
借助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双考核”机制,蒙自市积极推进“干部讲政策”活动。仅2021年,全市党员干部到社区开展政策宣讲1000余场,受众3万人次。
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势,全市大力推进“名家讲经典”活动。每年节庆日,“蒙自名家”“蒙自英才”等30余人为不同群体讲解经典故事100余场,进一步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牢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名家讲经典”活动。马浩东 摄
通过推进“模范讲事迹”活动,蒙自市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教育,作为培育市民价值取向的重点内容,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目标,每年进行“道德模范”“最美蒙自人”评选。在“道德讲堂”上由“道德模范”“最美蒙自人”公开授课50余场,引导干部群众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干事创业。
聚焦推进“百姓讲变化”活动,各乡镇、部门还结合实际,建设别具特色的志愿服务点。比如,新安所镇将首个“农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培训基地”设立在73岁的老党员张建生家,市妇联联合新安所街道建设了“母亲学校”,鸣鹫镇小坝心村建设了“初心讲习所”。(记者 王爱菊 张艳娥 通讯员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