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曲靖市首批参与云南省创建试点“交通安全文明村”的乡村,富源县大河镇脑上村立足本村实际情况,把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前置,一手抓细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一手抓实该村道路交通设施改善,让交通安全文明的种子在这个坐落于乌蒙山深处的乡村落地生花。
脑上村道路旁的交通安全标语(资料图)。曲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供图
组织得力,“路畅人安”氛围浓
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坑洼在雨天成了行人避之不及的“地雷”,道路两旁只有恣意生长的野草,这些脑上村村民习以为常的景象,在2021年10月开展“交通安全文明村”创建工作之后,成了过去式。如今的脑上村路面平整,路旁的行道树郁郁葱葱,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显而易见,不止车在路上开得平稳了,人走在路上也舒坦了。
大河镇整改后的道路(资料图)。曲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供图
曲靖市富源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以下简称“富源交警大队”)大河中队中队长张忠扩介绍,按照创建工作相关要求,中队结合脑上村委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科学制定方案,合理安排勤务,全面抓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为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脑上村成立了交通安全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各村民小组组长担任路段小组长。工作组以党建为抓手,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和管理办法,确保创建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
脑上村道路旁增设的波形防护栏(资料图)。曲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供图
治理升级,提升道路安防
组织保障得力,脑上村辖区道路的改造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推进。在全面掌握脑上村道路交通情况的基础上,工作组用一系列深入人心的举措筑牢当地安防工程“底线”,建立安全守护“盾牌”,为群众出行系上“安全带”。工作组投入人力和财力对1.1公里村道的路基、路面进行升级改造,并在村内的主要路口增设爆闪警示灯、波形防护栏、减速带和凸反镜。针对赶集日车辆随意摆放造成交通拥堵的情况,工作组在村内的公共停车场专门划了停车位并设置指示标志,引导村民规范停车,大大减少了路面拥堵情况的发生。
“道路三分靠管、七分靠养。”工作组安排两名专职道路建养管人员长期进行道路维修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强化事故多发路段和安全隐患点段的整治。道路安全性要提升,路段的“颜值”提升工作也不能落下。富源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毛丽英说,为开展好道路的绿化美化,提高村内道路的“颜值”,工作组在公路两侧增种绿植,并安排了专职清洁员负责道路两侧的卫生清理工作,路面绿意的增加提升了车辆及行人途经的舒适度,道路的有效管护提高了安全性。自2021年10月开展创建工作以来,脑上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同比下降39.06%,事故中受伤人数同比下降80.55%、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00%。
宣传形式活,安全知识入心
每逢节假日、村民赶街天,在脑上村人流集中的地方,一群身穿红马甲的人成了攒动人流中格外亮眼的“风景”。自“交通安全文明村”创建工作推进以来,在已有的交通安全劝导员的基础上,大河中队组建了交通安全宣传志愿者团队。节假日、赶街天,志愿者们会随同民警一起面对面地向村民宣讲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红马甲”也成为这群交通安全宣传志愿者一个颇有意义的符号。
交通安全宣传志愿者在车站宣传(资料图)。曲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供图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怎样才能实实在在地被村民记住?“丰富宣传形式、灵活运用宣传内容”是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不二“法宝”。毛丽英介绍,针对村民逢风俗节日、婚丧嫁娶时摆酒席的活动,大队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打招呼”制度;通过“美丽乡村行”“小手拉大手”等宣传教育活动,对村里各个年龄段的群体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实现安全宣传“无死角”。“‘小手拉大手’活动把脑上村小学、幼儿园的学生作为主要宣传对象,在讲解辖区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的基础上,通过‘提问抢答’的互动形式,加深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印象,同时把印有宣传语的小奖品发给学生,让他们带回家和家人分享,达到‘小手拉大手’的目的。”张忠扩说。
大河中队民警在脑上小学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图)。曲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供图
为了用好农村“大喇叭”这个宣传工具,工作组围绕脑上村面包车超员、驾乘人员不系安全带、驾驶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创作了诸如《致广大农村交通参与者的公开信》《村民交通安全三字经》等交通安全广播内容,并按照每天一条法规、一条提示的播报频率进行广播,确保村民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田间地头都能听到。同时,工作组还积极利用黑板报、挂墙海报、LED显示屏、宣传橱窗等多种载体传播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文明驾驶知识,让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多点开花。
“宣”的成效显著,“查”的力度也不放松。富源交警大队在脑上村委会合理设置卡点,严格规范查处流程和执法程序,严查酒驾、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做到“逢车必检、逢疑必查”;定期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巡查,提醒村民不要违法搭乘或租用摩托车、拖拉机、非法营运的微型客车等出行。同时,富源交警大队将交通安全宣传贯穿于巡查工作的全过程,针对驾乘人员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村委会也积极参与到交通秩序的维护中,及时纠正村民、非机动车的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交通新风尚。安全宣传群策群力,交通管理齐心协力,脑上村实现了道路交通安全“查”和“宣”的有效结合,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得到切实提高。
民警在脑上村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图)。曲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供图
曲靖市首批参与云南省“交通安全文明村”创建试点的乡村有两个,脑上村作为其中之一,其成效显著的创建工作,为全市创建“交通安全文明村”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交通安全文明村’的创建不是为了获得一个名号,而是我们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改进工作方式的契机。这些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让在路上行车、行走的群众有踏踏实实的安全感,这也是我们交管工作的意义所在。”毛丽英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