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新平县戛洒镇中心卫生院,有一位义务替友尽孝20余载的医生封正文,他像照顾自己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料朋友的妈妈刀美英,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间大爱。随着封正文替友尽孝的事迹逐渐传开,一家人和和睦睦相互扶持的故事在邻里间传递着爱的正能量。2019年封正文入选“中国好人榜”。
封正文一家获评云南省最美家庭
1993年12月,19岁的封正文参军入伍,在部队,他吃苦耐劳、勤学上进,于1995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还被当地政府授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退伍后,封正文被分配到新平县戛洒镇中心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监督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封正文坚持退伍不褪色,继续保持和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任劳任怨、刻苦钻研、乐于奉献,获得“玉溪市优秀共产党员”和“云南省模范退役军人”等殊荣。
替友尽孝不离不弃
封正文与“干妈”刀美英(图片来源:玉溪日报)
2001年11月的一天,封正文的好友赵晓东车祸身亡,留下一双年迈的父母。母亲刀美英因此落下了病根,经常患病,药不离身。父亲赵永安也深受打击,身体大不如前。
这一切被封正文看在眼里,他主动扛起照顾两位老人的担子,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对待。久而久之,两位老人就认了封正文作干儿子。除了经常上门看望之外,封正文还让经常生病的刀美英夫妇在卫生院有了“特殊待遇”:不用交费。原来,这是封正文和卫生院财务的约定,老人看病买药的费用都记在他的名下。“两位老人到我们医院看病都是挂封医生的名字,钱由他来付,所有的医生护士都知道。”戛洒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杨天祥说。“封医生从来不讲他的事情,我刚来的时候都以为是亲妈,后来看了新闻才知道真相,很多新来的同事也这样以为。”同事孙春萍说。
在封正文的悉心照料下,两位老人逐渐从丧子的悲痛中走出来,脸上也有了笑容。
小家大爱温暖前行
2009年,封正文把自己未来还要多照顾两个老人的事情告诉了即将谈婚论嫁的女朋友杨凤。令封正文高兴的是,女朋友不但没有反对,而且还非常赞同他的做法,就连未来的岳父岳母也很支持他这样做。“当听到他替挚友照顾老人时,感觉他很有责任心和爱心,也会对家庭负责的。”杨凤说,“他一个人已经坚持了十年,我也会一起照顾好老人,不拖后腿,共同经营我们的家”。
封正文结婚的时候,刀美英将一套亲手缝制的傣族传统服装送给了杨凤。“这是儿子结婚或者女儿出嫁才会准备的,一般要1-2年才能做好,干爹干妈真的把我们当做了儿子儿媳,让我很感动。”杨凤说。
封正文的女儿出生以后,一家人的感情更深了。夫妻俩上班的时候,两位老人会帮着带孩子,做一些家务。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特殊而温暖的小家更加融洽。
再闻噩耗勇挑重担
好景不长。2015年,赵永安被确诊为肝癌后,因为担忧刀美英的身体,封正文也带她去做了检查,结果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两位老人同时住进市医院的不同病房,这对封正文来说是最艰难困苦的一段日子,封正文一边要兼顾工作,一边要照顾老人。
赵永安去世后,封正文忙前忙后操办丧事,用妻子杨凤的话说就是“儿子该做的都做了”。
由于及早检查发现,刀美英积极接受治疗,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在治疗的那几年里,一个季度需要去一次医院,基本由封正文接送,风雨无阻。
夫妻俩带着刀美英出门游玩(图片来源:玉溪发布)
刀美英病情稳定后,封正文便不让她继续做农活,更加无微不至地照顾。休息的时候,夫妻俩就带着刀美英去昆明等地游玩。“儿子、媳妇对我比很多亲儿子还好,给我吃、给我穿,还带我去玩,生病了也不嫌弃我。”刀美英说。
孝行义举微光成炬
2021年8月,封正文主动请战,报名支援瑞丽疫情防控。这一去就是将近3个月。
“封医生是我们全体职工的榜样,他平常工作任务也很重,但从来没有影响过,都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照顾老人。”戛洒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杨天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特别是老干爹生病去世,妻子也失去工作,孩子又小,干妈需要照顾,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
今年48岁的封正文已替友尽孝20余载,“20多年来,我们没有矛盾,互相包容,老人对我们也是真心实意的。”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封正文在新平县城买了一套面积更大一些的房子,并把钥匙交给了刀美英,打算将来孩子去新平读书后,带刀美英一起同住,自己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封正文用二十余年的信守和坚持,诠释着中华民族的孝道,也让所有人感到了人间的情谊和温暖。(通讯员 谭兆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