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原创 政务 旅游 州市 教育健康 社会 图片 经济 服务 云南故事 云南青年说风味云南融媒报道

昆明科技人起步就是冲刺 跑出大竞赛动员准备加速度

2022年03月02日 21:00:52 来源: 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学榜样、大讨论、聚合力、大竞赛……3月1日,在昆明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昆明市科学技术局组织科技人才以观看电影《农民院士》为契机,开展全市科技工作者“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大讨论活动,为科技领域“大竞赛”做好动员准备。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朱有勇,昆明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杨东伟,昆明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键,昆明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厉鸿华出席此次活动。

  自昆明市产业发展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昆明市科学技术局以“慢不得”的危机感,“拖不得”的紧迫感,迅速“上满弦”,开展全市各行业、各领域科技工作者“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其中,来自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原特色农业等各行业的200余名“春城计划”高层次科技人才、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昆明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紧扣“大讨论、大竞赛、大产业、大发展”主题,聚焦各行业产业创新,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通过交流讨论统一思路和目标,为当好全省发展排头兵,促进昆明高质量发展再出发。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展示科技人才风采

  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朱有勇作为电影《农民院士》特邀嘉宾,与众多在场的科技工作者分享了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相关内容,实现“科技为民、科技富民、科技强民”的梦想,真正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朱有勇说:“我们习惯了把论文写在纸上、发表在刊物上,现在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每一个农民富起来。作为一个农民教授,为农民做点事,这是我的初心;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我的本分。”

  朱有勇鼓励全市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深入研究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经济和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为昆明市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贡献聪明才智。

  昆明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杨东伟表示,此次活动是展示全市科技人才风采的盛事,拉开了昆明科技领域“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的序幕。杨东伟说:“我们要把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必修课,继承和发扬朱有勇院士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把个人的科学追求和职业发展融入到昆明市高质量发展当中。昆明市委组织部也将一如既往做好支撑保障,营造安心、舒心、暖心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广大的科技人才职业生涯发展和事业成就加油助力。”

  用科技打通产业命脉 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孔庆鹏表示,应当把个人的研究方向与党的事业发展和国家的需求、人民的福祉紧密结合起来,做出对国家有用、为人民造福的研究成果。

  当前,昆明正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孔庆鹏作为昆明市首届“春城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专项的入选者,将从健康长寿人群体内的基因和分子中筛查出对人民大众有效的普适性及安全性较高的抗衰老因子,以国际一流的创新成果赋能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荣波是朱有勇院士的学生,从事农业生产工作18年,其团队开展的水稻“上山”项目技术在行业处于领先,为确保全市粮食安全贡献了科技力量。李荣波认为,在昆明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背景下,科技工作者更需要俯下身、沉下心开展工作,用技术打通产业命脉,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科技如何运用到田间地头并让农民结合生产是一大难点,也是农业科技工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农艺师张琪表示,通过观影,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学习朱有勇院士手把手教学、和农民交朋友的方法,切实让科技在田间地头进行转化。同时,将以微生物技术助力现代农业发展,通过促进西南片区乃至全国有机农业转型升级,助推昆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目前,“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的号角已全面吹响,昆明市的科技工作必须以起步就是冲刺为主要意识,以“昆明特色、云南需要”为工作重心,超前导入、布局新兴产业,以大项目引领、平台支撑、人才创新为保障,抓实科技促进产业发展这个“硬支撑”,全力以赴在昆明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完)

[责任编辑: 范芳钰 ]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1348131049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