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纪录片《滇越铁路·生命的故事》25日晚在云南卫视播出

2022年01月26日 11:33:58 | 来源:云报客户端

  4集纪录片《滇越铁路·生命的故事》于1月25日至28日21:44在云南卫视重磅播出。

  该片由华侨城·云南文投集团出品。出品方华侨城·云南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陶国相认为:“从滇越铁路这条铁路的发展,可以看到云南一百年来的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看滇越铁路的纪录片,实际就是了解云南文化发展的历史,对我们也是很好的启示。”

  曾经出品过多部电影和电视剧的该片出品人黄文,对滇越铁路更是情有独钟,他收藏了数以万计的滇越铁路文物资料,以确凿的史料推动着片子的拍摄,“我们要拍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片子。”黄文说。

  该片的拍摄制作历时三年,由拍摄过《生命之歌》《睦邻·缅甸》等作品,获得过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的国际知名纪录片导演周卫平担任导演、摄影指导。“拍摄滇越铁路的片子很多,但这是一部还原百年前浩大工程和记录百年历史,具有艺术性和史实性,史诗一样的纪录片。”周卫平导演说。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把滇越铁路这段历史再重新做一次梳理。

  滇越铁路于1910年4月1日全线通车,距今已有112年的历史。2009年,在滇越铁路通车即将一百周年之际,周卫平导演就有了筹拍纪录片《滇越铁路·生命的故事》的想法,中国著名导演田壮壮告诉周卫平:“拍摄之前步行走一次滇越铁路全程,那样,你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周卫平采纳了这一建议,在那一年开始了滇越铁路长达40天的步行踩点。在他步行到人字桥时,因为投资原因,计划戛然而止。十年过去,2019年,在华侨城·云南文投集团的支持下,周卫平导演再次开启了他的拍摄之旅。“冥冥之中,似乎是一种使命。”周卫平说。

  从2019年起,该片摄制组穿梭于中国云南、越南、法国等地,用镜头记录下了滇越铁路历经百年后的当代故事。

  周卫平导演说:“片子里呈现的都是看得见的东西,听得见的真人真事,虽然讲的是一百年以来的故事,但是大家在片子里面看到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滇越铁路当下的一个状态。”

  碧色寨火车站是滇越铁路上的一个重要站点,2019年,周卫平无意中在那里碰到了一位当时96岁的老太太,也就是片子里面的家属工陈芬。“我见到她的时候,她佝偻着身体,扶着碧色寨石头砌的墙,在凝望、在远眺,我就上前问她是不是当地人。”周卫平说。

  陈奶奶1950年就到了碧色寨火车站,她的一生几乎与滇越铁路同时代。陈奶奶嫁给她丈夫的时候只有16岁,当时她的丈夫在铁路上工作,结婚以后,她丈夫被调到了开远火车站。为了照顾丈夫,她辞掉了自己的工作,跟随丈夫到了开远,在开远待了一年以后,两口子又回到了碧色寨,她一辈子都拖儿带女,陪在丈夫身边,成为了一个家属工。滇越铁路开拍一年后,2020年,周卫平再次前往碧色寨拜访陈奶奶,当他敲开陈奶奶家的大门时,陈奶奶的女儿告诉他,妈妈已经离开7天了。

  “我得知这个消息时,一方面很遗憾很惆怅,一方面庆幸在老人的有生之年,我们能为跟滇越铁路有关的奶奶留下了一段影像的记录。”周卫平说。

  滇越铁路上有一座标志性的桥梁——人字桥。人字桥重179.5吨,距谷底高达102米。这座桥上不沾天,下不落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非常壮观。

  “我们拍了很多人字桥非常漂亮的镜头,在绝壁上用航拍机慢慢移动拍摄,从峡谷里面升起来拍摄,还拍到了正在通过人字桥的火车。多角度记录和呈现了人字桥目前的状态。”周卫平说。

  与周卫平导演之前的作品不同,拍摄该片时,他更注重片子的电影品质、电影的调性。“无论是纪实的拍摄,还是历史故事的重构和呈现,我们都运用了很多电影的表现手法,比如说对于修建滇越铁路的那段历史的重构,我们就是用讲电影故事的手法去拍摄的。”

  在开远的一个采石场,周卫平带领摄制组组织了一百多个工人去抬铁轨,呈现百年前滇越铁路修建时候的场景,这些用的都是电影讲故事的方式。

  “只有当我们站在人字桥上,去俯瞰下面奔流的河流的时候,才知道当时那种施工的悲壮,以及施工的艰险。”180吨重的钢铁构件,都要靠肩推背抗,才能运到工地然后组装。一百余名身强力壮的工人,现代化的重型机械,尽管竭尽全力,还是举步维艰。难以想象,百年前的劳工们,在没有任何机械辅助的情况下,是如何把一节节铁轨挂在万丈悬崖之上的。

  滇越铁路从南到北,穿过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河口、屏边、蒙自、开远、弥勒五个市县,可以说是一条红河州北部的自然景观大道,也是一条人文景观大道,串联起了从河谷到山峦的自然景观,连接了瑶族、壮族、哈尼族、彝族、傣族的人文风情。它不仅是一道连接不同地域的铁轨,也是一条贯通不同文化的人文之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为了把滇越铁路这一条百余年的老铁路推向国际平台,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彭桓编著了《文化线路遗产——滇越铁路影像志》,彭桓在接受了该片摄制组的采访时说:“通过关注一本书、一部影片,可以使大家知道滇越铁路是一条文化线路,当你真正认识滇越铁路的时候,你就为人类文明发现了一笔世界级的文化遗产。”

  作为该片的总撰稿人,云南艺术学院纪录片创研中心执行主任、编导系主任王跃也为片子的成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拍摄前期,王跃观看了很多与滇越铁路相关的影像资料,查阅了数百篇与滇越铁路相关的文献,力保客观严谨。“滇越铁路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拍摄过程中,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我也在反思,我们应该如何和周边的环境、周边的人真正建立起关系。”王跃说。

  “这个片子总共有4集,120分钟,片子就要播出了,我感恩所有人。有求必应的总顾问王洪波、何真老师;开远市中和营乡冒着大雨、抬着铁轨,行走在采石场的悬崖之上的一百二十多位乡亲;铁路沿线朴实善良的居民们......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片子得以顺利完成。我们真的要向他们致敬。”周卫平说。(记者 李悦春)

【纠错】 [责任编辑: 丁凝]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021131044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