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解锁移民群众幸福生活“绿色密码” 云南省以水库移民搬迁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纪实②

2022年01月07日 22:17:09 | 来源:云南省搬迁安置办

  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德厚镇的德厚水库,是云南省列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项目,是2016年开工建设的国家27件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水库总库容1.13亿立方米,以文山市、砚山、平远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工业供水为主,兼有防洪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功能。

  在德厚水库工程建设中,云南省搬迁安置部门带着“如何解决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如何带动库区发展?如何促进移民就业和增收?如何让移民群众分享到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红利?如何保证群众走生态发展之路”等问题多措并举,帮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绿色幸福感”。

水库边上建家园(2021年4月11日摄)。李增林 摄

  找准绿色经济发展点 解锁移民群众通往幸福生活的“绿色密码”

  2021年,德厚水库完成下闸蓄水以来,文山市新增6.78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德厚水库成为文山市最大的湖泊。“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同样也是经济财富。”文山州水务建设服务办公室(以下简称“水建办”)主任张伟说,在水库的建设中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移民群众,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关爱。

  云南省搬迁安置部门坚持资源节约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找准绿色经济发展点,实现产业转型,将后扶项目前置,采用异地产业开发共享等手段,为移民群众搭建发展平台、寻找发展路子。

航拍德厚水库(2021年6月19日摄)。王斌 摄

  为优化移民后扶产业模式,2018年,文山州移民搬迁安置部门与云南正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果公司”)签订28年的项目托管协议,项目总投资2700万元,其中移民后扶资金2000万元。协议由正果公司对后扶项目桃园基地进行独立生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每年按合同保底分红兑现10%至15%不等的固定收益金,项目收益金用于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和移民村(组)基础设施建设。

  “此前该地的村民也有种植桃子的,口感也不错,但是价钱一直卖不上去,平均每公斤价格只有两三元钱,碰上滞销的情况,烂在地里的不在少数。”水建办副主任农忠臣介绍,引进专业的企业后,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都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借助企业专业化、体系化销售网络实现精品化,正果公司生产的高原红、小毛桃等品种的桃子,当地收购价格就达到每公斤近20元。

  据介绍,2021年正果公司实现了近2000万元的产值,预计2022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

云南正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后扶产业(2021年5月29日摄)。熊平祥 摄

  种得好,还要选得好,才能卖得好。在正果公司的选果厂,投资近800万元的全自动选果线可实现全自动分拣、电脑称重、轨道式果杯分选、糖分测量一条龙完成,健全的种植、加工、仓储、物流、营销全产业链的现代化企业雏形已经悄然成型。

  这种“政府搭平台、项目来唱戏、移民当老板、企业来打工”的运营模式,为移民群众带来切实的回报。据了解,从2018年至今,文山州搬迁安置部门已经从该项目里收益了1200万元,还带动移民及周边用工近3.5万人次,产生工资收入350万元;扶持企业参与项目,让库区的果树长成“致富树”,移民群众亦寻到了通往幸福生活的“绿色密码”。

桃子加工促就业(2021年5月15日摄)。王立新 摄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

  有了探索产业转型的经验后,文山州搬迁安置部门又进一步在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从低端向高端、产业资金安排从分散使用向集中使用转型、产业项目从“散小弱”向规模效益型转型、从市场资源匮乏区域向市场资源富足区域转型、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从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转型、管理模式从行政管理方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转型等多方面进行了尝试,让库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移民打工喜开颜(2021年4月30日摄)。 熊平祥 摄

  在抓种养殖产业建设的同时,文山州搬迁安置部门对“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康养”的绿色发展模式也进行深入探索,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进一步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

  在德厚水库周边的文山市马塘镇汤坝村委会塘子寨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落,也是一个移民生产安置区。在下步工作中,该村拟被纳入文山市“十四五”规划“美丽家园·小康库区”移民新村建设项目进行提升打造。

  找准长效发展点 进一步筑牢乡村振兴路

  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初八,塘子寨苗家人庆祝花山节时,周边友邻乡镇各族同胞相聚于塘子寨民族文化活动广场,开展一系列活动。

  为保护与传承苗族文化,2018年3月,塘子寨村建成了苗族文化传习馆,广泛开展苗族传统技艺和文化教育培训活动,鼓励支持年轻一代学习传承苗族传统技艺和文化,旨在将苗族的花山文化、刺绣文化、饮食文化等一代代传承下去。

  秉承“弘传统、传技艺、促交流”的理念,充分发挥民族团结和凝聚群众的作用,唱活文化,唱响红色乐章,塘子寨组建了具有苗族特色的农村文艺表演队伍,投入资金专门编排创作了《苗山掠影》《我们的名字叫苗族》等文艺节目,塘子寨曾获评“苗族合唱之乡”称号,打造出了具有文山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

  “德厚水库建成后,像塘子寨村这样依山而建围水而居的村寨还有16个,他们各有各的特色,挖掘亮点,突出特色,找准长效发展点,进一步筑牢他们乡村振兴路,是我们的使命。”张伟说。

  生态文明建设为库区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动能,实现了生态与产业、项目、企业与移民的“共富”“多赢”。 如今,德厚水库的“绿水青山”正朝着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方向迈进。(完)(方向萍 梁红清)

【纠错】 [责任编辑: 李娜]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1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