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原创 政务 旅游 州市 教育健康 社会 图片 经济 服务 云南故事 云南青年说风味云南融媒报道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院70周年

2021年10月30日 12:01:50 来源: 云南日报

  设计筑梦七十载 设计未来新篇章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院70周年

昆明恒隆广场 云南省委办公楼(第六届全国优秀建筑结构设计奖三等奖)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办公楼(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二等奖公式抗震防灾专项)

2021年10月29日,建院70周年文艺演出在昆举行。

2021年8月16日,建院70周年专题纪念展启动仪式在昆举行。

COP15外展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体温室项目。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2017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

云南海埂会议中心(2011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二等奖)

2020年2月29日,“昆明新冠病毒应急病房建设项目”病房区顺利通过验收、交付使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迎来了建院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70载接续奋斗,一代又一代干部职工风雨兼程,精心设计筑梦彩云之南,凝心聚力推动转型发展。

  栉风沐雨 薪火相传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51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承担民用与工业项目建设的大型综合性勘察设计院之一,是云南省工程咨询设计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云南省国资委直接监管的省属国有企业。

  1951年,云南省建筑公司设计部在百废待兴中起步。1964年,成立云南省勘察设计院。1973年,更名为云南省设计院。1977年,省设计院200余人调出组建云南省化工设计院;1984年,部分规划、建筑、结构等专业人员调出组建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2001年,省设计院正式由事业单位转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2014年,完成集团化改革。2017年,云南省政府授权省国资委直接监管云南省设计院集团。2019年,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为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由2729万元增加至2亿元。集团职工人数由建院初期的几十人发展到今天的1700余人。扎根在城市建设的第一线,奋斗在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的主战场,写就了扎根云岭大地、设计创新美好生活的壮丽诗篇。

  继往开来 笃行如一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省设计院集团坚持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并举,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促发展,资质范围覆盖建筑、市政、轻纺、电力、水利、建材、勘察、节能8大行业,有建筑工程、卷烟、制糖、水泥工程、市政道路、给水、排水、水污染防治工程、城乡规划甲级设计资质,拥有工程勘察、工程咨询、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质量检测、节能评估等甲级资质,是云南省资质最全、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甲级勘察设计院。涌现出一大批标志性的设计精品,交出了一份份靓丽的成绩单,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从昆明经典建筑原昆明工人文化宫、昆明百货大楼、云南艺术剧院、拓东体育馆、昆明邮电大楼、云南农展馆,到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海埂会议中心、云南省委机关办公大楼、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曲靖市体育中心、昆明市工人文化宫、昆明洲际酒店、丽江悦榕庄酒店、云南大学呈贡校区规划、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改扩建工程及毛里求斯桑普莱斯机场航站楼,再到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云南省空间规划、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技术改造项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体温室项目及援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等,都凝聚着一代又一代设计师的智慧光芒。

  党建引领 砥砺前行

  省设计院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旗帜鲜明讲政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及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企业治理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了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2017年选举产生新的一届党委,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激发基层党建工作强大活力;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集团以人才发展五年规划为指引,促进业务转型、引领创新驱动、助力跨越发展,持续引导广大设计人才履职尽责创先争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广泛开展“双培养”工程。经过70年不懈奋斗,集团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95%以上,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比达70%。现有国家级设计大师1人,云南工程勘察设计大师6人,国家级和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8人,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人员24人。各类注册师562人,正高级工程师96人、高级工程师420人、工程师575人。

  锐意创新 多元发展

  省设计院集团坚持科技兴企战略,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和技术方面优势明显,始终践行“科学管理、质量第一、诚信服务”的质量方针,承担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主编、参编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和规程3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设计奖500余项,科技进步类奖项50余项,国家专利6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在主营业务中的占比超过60%,获国家级优秀设计奖的等级和数量处于全国省级设计院前列。在地域建筑文化、减隔震技术、烟草工程、水生态治理、节能与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具有国内领先优势。2018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19年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2020年获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通过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集团紧扣生产经营目标,用项目管理模式最大化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专业化、特色化生产体系。特别是近年来以“融资+融智”的服务模式,实现从传统勘察设计单一业务到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和工程全过程咨询等相关业务多元化发展的华丽转变。坚持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并举,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境外业务取得新突破。积极与地方政府、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拓展业务范围,延伸产业链,实现了跨越式持续发展。

  在“十三五”期间,集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营业务持续增长,主营收入在西南地区工程咨询设计行业持续位居前列,2017年、2018年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营业额位列工程咨询设计行业全国第23名、26名,2019年度位列全国建筑设计百强企业第25名。从2017年至2020年,连续4年被省国资委考核为A级企业。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21.01亿元,净资产5.23亿元,近3年总增长率达56.16%,年均净资产收益率达25.67%。近3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8.3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55.1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41亿元。

  改革创新 担当作为

  省设计院集团坚持以改革增动力、添活力,以改革谋转型、促发展。2018年8月,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双百企业”。按照“双百行动”和云南省国有企业“1+1+X”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各项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集团先后参与耿马、丽江、丘北、汶川、姚安、鲁甸、漾濞地震等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向德宏、双江、镇沅等贫困地区捐款捐物。定点帮扶香格里拉市五境乡霞珠村、维西县塔城镇川达村等村落,通过产业扶贫、设计帮扶、经费人才支持等方式,帮助这些地区成功脱贫。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集团全面抓牢抓实疫情防控,实现全院零病例、零感染,同时支援全省、全国疫情防控工作。承接昆明新型冠状病毒应急病房建设项目、瑞丽国门口岸医院和方舱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新建应对新冠肺炎应急处理房屋设计项目,积极参与云南省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云南省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助力全省医疗建设事业发展。

  设计筑梦 共创未来

  70年历史,积淀的是行稳致远的长度、追求卓越的高度、技术创新的厚度、设计筑梦的温度。“设计创新美好生活”的品牌口号已经深化为全体干部职工的共识,促进培育了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站在新的起点,省设计院集团将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守设计院人的初心使命,践行设计师匠人匠心,在干部人才建设、创新驱动发展、体制转型升级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把集团打造成面向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业与生态环保领域的全过程咨询服务商;面向乡村振兴、打造“三张牌”和建设最美丽省份战略的高端智库、技术平台;面向南亚东南亚以创意设计、技术服务带动产业输出的行业排头兵,培育创意设计行业引领者、地域文化创新传承者、安全防灾技术支撑者、绿色节能低碳推动者、对外开放发展践行者。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开拓视野、面向世界,始终做到勇立潮头、立足当前、设计未来、从严治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好发挥人才优势,创造更多经得起历史检验、符合人民群众期盼的传世力作,向着打造西部一流、国内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设计企业不断迈进!

[责任编辑: 范芳钰 ]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1348131027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