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原创 政务 旅游 州市 教育健康 社会 图片 经济 服务 云南故事 云南青年说风味云南融媒报道
  • 超级大乐透
  • 超级大乐透

云南省出台一揽子政策破解干部队伍建设重点难点问题

2022年09月03日 10:27:08 来源: 云南日报

  云南省出台一揽子政策破解干部队伍建设重点难点问题——

  全链条优化机制 全方位激励担当

  今年以来,省委组织部贯彻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针对全省干部队伍“育、选、管、用”中存在的政治素质难考准、年轻干部培养机制不健全、干部“下”的情形不明晰等重点难点问题,牵头出台了一揽子有针对性的文件,为建设敢于担当、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干部队伍提供了制度保障。

  “细指标”考准干部政治素质

  选人用人,政治把关和政治素质考察是第一位。2019年,云南省出台了关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核考察的办法,但从实践上看,考不实、考不准的现象依然存在,亟须进一步深化实化细化此项工作。

  今年8月,省委办公厅印发《云南省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和“四个突出特点”“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等重要指示要求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部署,明确了干部政治素质5个方面15条正向考察指标、8个方面22条反向考察指标,把相对抽象的政治标准“大概念”,细化成看得见、易执行的微操作、细指标,破解干部政治素质考察难点。

  根据《办法》,云南省坚持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重大任务、重点工作等一线作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主战场,把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融入干部蹲点调研、重大专项调研、年度综合调研等工作,把功夫下在平时,用好谈心谈话、注重深入实地、坚持以事察人,把考察方式从“屋内”改到“院外”、从耳听变成眼见,全方位、立体式掌握干部政治表现。

  为了提高评价鉴定的精准性,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干部工作特点,分别对正职、副职、党政机关、国企、高校、其他事业单位以及州(市)、县(市、区)领导干部及人员的政治素质评价内容分别进行明确,防止和避免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中“大呼隆”“一刀切”等问题。

  着眼解决“只考不用”“一考了之”等问题,《办法》专门对科学化运用考察结果作出规定,明确依托政治素质考察结果,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定期收集更新,为识别使用干部提供参考,推动政治素质考察结果与干部使用、教育管理相结合,与干部“能上能下”相衔接。

  常态化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强调,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

  今年以来,云南省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建设敢于担当干事创业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干部队伍的意见》《云南省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双百计划”》等文件,推动年轻干部多元化培养、多岗位历练、一层层考验。着眼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今年8月,省委组织部出台《云南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云南省百名选调生墩苗历练计划》,进一步推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常态化、长效化。

  《云南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从发现储备、培养砺炼、选拔使用、监督管理、责任落实等环节构建闭环机制,明确交流任职岗位、范围、组织实施、激励保障等内容,打通了年轻干部使用的体制机制壁垒,解决了许多以往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如要求在选拔使用时打破隐形台阶,对优秀年轻干部不简单看任职时间长短、资历深浅以及经历是否丰富等,可破除岗位上、排序上和单位之间、地域之间等隐形台阶,缩短在同一职务层次任职时间。又如,创新提出建立健全年轻干部配备定期预警提醒机制,每半年对省委、省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州(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年轻干部配备情况进行“红、黄、蓝”三色预警提醒,根据预警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动态实现配备目标。

  《云南省百名选调生墩苗历练计划》则把选调生墩苗历练作为发现储备优秀年轻干部、改善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干部成长路径、推动干部队伍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从2022年开始,省委组织部每年择优选派100名以上想干事、能干事、有潜力的选调生到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墩苗历练。

  目前,通过日常考察、专项考察,全省组织部门已掌握优秀的“75后”厅级干部和“80后”处级干部近300名。截至目前,已择优推选136名优秀年轻干部开展交流任职。在第一批参与交流任职的93名优秀年轻干部中,已有9名干部由于表现优异、实绩突出被提拔或进一步使用。

  “硬标尺”倒逼干部能上能下

  完善落实有为有位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是培养选拔新时代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现实需要。长期以来,“下”的情形不具体、认定标准不明晰,是制约干部能“下”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个问题,云南省重新制定《云南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知事识人清单化、具体化、精准化。

  《实施细则》量化提出了不适宜担任现职的两类18条具体情形,明确7种“下”的渠道。18条“下”的情形既包括政治能力不过硬、理想信念不坚定、政绩观存在偏差、领导能力平庸、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作风不严不实、组织观念淡薄、品行不端等定性指标,又包括政治素质被评定为“较差”等次、领导班子被确定为“较差”等次、领导干部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等定量指标,保证“下”得精准、“下”得有据、“下”得服气。

  推动干部能“下”不意味着放弃培养,而是要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为了让“下”的干部“下”而有为,《实施细则》还明确建立后续管理机制,分级建立“下”的干部库,持续跟踪了解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训、跟踪回访、管理监督。影响期满后,对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因工作需要且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可提拔任职或进行岗位调整。今年以来,全省15名勇于纠错、实绩突出且符合条件、处分影响期满的省管干部重获提拔或进一步使用。

  树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鲜明正确的用人导向,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树牢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云南省制定了《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办法》,注重在一线识别和检验干部,畅通干部到一线磨炼成长的渠道,大力选拔任用经受一线摔打历练的干部,切实以一线考察激励一线担责,推动广大干部在云南高质量发展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2021年以来,共组织50余个调研组深入一线调研,访谈1.12万人次,走访重点工程、重大项目600余个,全面掌握各地区、各领域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情况,形成1500余名“六个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库。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还要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挡事。近日,省委组织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迪庆州及其他条件艰苦高海拔地区党员干部的六条措施》,对全省艰苦高海拔地区党员提出了包括思想上引领、政治上激励、组织上加强、经费上倾斜、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怀的六条关心关爱措施,在提拔使用、工资收入水平、休假疗养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待。如提出对交流到艰苦高海拔地区任职满3年的省管干部,经征求本人意见,原则上可调整到省直单位或其他州(市)任职,特别优秀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为在艰苦地区默默奉献的干部撑起了关爱之伞,真正让吃苦者吃香。(记者 郎晶晶)

[责任编辑: 范芳钰 ]
010070210090000000000000011113481310658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