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16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活动中,“润心铸魂”实践团先后走进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和顺古镇等地开展社会实践。
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从“篱笆房”到“小庭院”……在清水乡三家村村情展室,一幅幅新老照片对比,展现出佤族村寨的日新月异,如今的司莫拉真正走上小康之路。感受着村寨的变迁,实践团队员们在党员活动室接受了一堂“感受边疆古寨发展的这十年,助力‘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的社会实践课。
实践团走进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7月13日摄)。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供图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深深根植于各族群众的心里,大家心连心、手拉手,同发展、共进步,守护着绿水青山,在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民族团结中过上幸福日子。”实践团队员保紫轶谈及学习体会时说道。
来到和顺古镇,实践团队员们在此体会到了文脉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呼应与赓续,领悟到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实践团一行参观了艾思奇故居,聆听讲解员的解说,为艾思奇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宣传、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的事迹而深深感动。
实践团一行参观艾思奇故居(7月11日摄)。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供图
期间,实践团还完成了腾冲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第三方测评员任务。通过腾冲市委宣传部创文办工作人员的培训,全体队员明晰了调研标准、掌握了测评内容、开展了调研工作。此次调研内容包括街道办事处、社区、主次干道、主要商业大街、公共广场、建筑工地、公园、中小学、菜市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37个测评点。测评指标由3大板块、12个测评项目、95项测评内容、215条测评标准构成,包含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
18名志愿者周转于城市的37个测评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调研任务(7月12日摄)。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供图
18名志愿者周转于城市的37个测评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调研任务,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形象,也为机电学子树立了榜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