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原创 政务 旅游 州市 教育健康 社会 图片 经济 服务 云南故事 云南青年说风味云南融媒报道
  • 超级大乐透
  • 超级大乐透

一个大学生的文创之路

2022年05月06日 10:04:22 来源: 昆明日报

  

  赵磊设计的部分文创产品。

  近段时间,看着扶贫助农的“云大红·滇红茶”卖得不错,云南大学文创负责人赵磊脸上露出了笑容。

  从软件开发到文创,从文创到乡村振兴,在云南大学的帮助和支持下,赵磊一路走来,梦想着把云南大学的文创“打包”推广到全国,并做出昆明独有的文创产品。

  从软件开发到文创第一单

  2011年,赵磊从云南大学商旅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毕业后,他与朋友一起创业,组建了一个软件开发、网站设计的技术公司。

  2017年,一个机会找到了赵磊。当时,云南大学的文创还一片空白。于是,学校找到了他。赵磊之前便对文创有所了解,一直对于昆明几乎没有本土文创公司而耿耿于怀。刚好学校有需求,他与学校一拍即合。

  想象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太难。身边的朋友、同事没有人支持和帮助他,甚至技术公司也不准备为他提供资金支持。内心憋着口气,他决定自己做。

  赵磊的第一笔生意来了。当时,昆明一家律师事务所捐赠给云南大学法学院一笔钱,用于制作银饰戒指。戒指里要融入云南大学文化元素,赵磊在学校的帮助下,成功拿到了这个订单。

  找家工作坊定制,并让厂家在戒指上打上标识,赵磊觉得这件事情应该不难。出于谨慎,他在昆明找了一家银饰商铺,又在网上联系了两家商家,把戒指的要求和交货时间确定了。昆明的银饰老板甚至拍着胸口说:“没问题,我一定准时交货。”

  离交货时间还有1个月,赵磊电话联系了银饰商铺。老板却说:“不好意思,这个货我做不出来。”这一消息让他崩溃,他不断地自言自语:“怎么办?怎么办?”

  沮丧之余,赵磊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把第一笔生意做好,不然以后再也不可能接触文创这一行了。他尝试联系了广州的商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第二天,他买了张机票飞到广州,守在工厂里,直到戒指的样品做出来。

  成本130余元的戒指,卖货价149元,除去飞往广州的机票、住宿等费用,赵磊没有赚钱,但他却笑了。随着第一笔生意打开了门路,学校的文创产品订单越来越多。

  从0到300

  黄铜做成的银杏树叶书签,雕刻有“云南大学”字样的梳子、杯子、项链、抱枕……走入一二一大街云大品牌文化店,各种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从无到有,从0到300多个文创产品,赵磊走过一段艰辛的文创之路。从设计到定样、从购货到销售,前期基本都靠他一个人完成。产品难卖的时候,他5年没有换过一件新衣服。

  在赵磊看来,文创产品与普通商品不同,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文创产品才有销路。

  云南大学东陆校区300米左右的银杏大道,是昆明著名的校园景观之一。每逢秋天,整条大道一片金黄,与校园内古老的建筑相映成景,赵磊设计的第一个云南大学文创产品便是铜制银杏树叶书签。书签类似一片银杏树叶状,上面刻着“云南大学”4个字。

  赵磊在银杏大道摆摊卖书签。秋天,银杏飘金、诗落校园的时候,书签很好卖,但其他季节,书签就比较难卖了。

  由于每个文创产品的售卖旺季不同,赵磊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大数据平台,定期监测产品的销售情况、客户反馈等数据。哪个产品销售过多,平台会自动报警,让他补货。

  从2017年发展至今,赵磊也在不断包装自己的文创产品,并对产品进行升级。以铜制银杏树叶书签为例,初期销售该产品时,只拿一张纸包裹着。如今,已经放在特别定制的盒子里,并从单一的银杏树叶,发展成云南大学标志性建筑的书签。

  目前,赵磊不再是孤军奋战,文创产品也不仅仅局限在云南大学内。他们设计的文创产品,已进入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从特色文化到乡村振兴

  结合云南大学帮扶临沧市凤庆县鲁史镇河边村这一举措,赵磊把文创概念带到了这个村子。

  河边村的古树茶非常好喝,但一般只有在赶集的日子里,才能看到一些村民用塑料袋装着茶叶在贩卖。为了让村子得到持续性发展,赵磊及其团队把这里的茶叶创作成了一款文创产品。

  河边村有着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很早以前,村民就地开采石头,用于搭建房子,建房子的原料全是石头。一些石头房子被很好地保存下来。文创产品包装盒上用的就是石头房的图案,再配有绿水青山和茶叶的画面。

  2020年5月,河边村“青木山·滇绿茶”“云大红·滇红茶”正式上线云南大学文创产品平台。截至目前,两种茶叶已经卖了1000余盒,北京、广州等地均有客户购买。赵磊说:“我们的力量很薄弱,但我们可以借助文创的力量,把河边村的古树茶宣传出去。”

  同时,在云南大学农学院技术支持下,赵磊和团队发布了“云大文创·云南小粒咖啡”这一产品。通过产品来挖掘云南小粒咖啡的文化和故事,形成了产、学、研、销的供应链。

  赵磊说,能够帮扶贫穷地区的不应只是商品本身,还有产品与当地文化特色的完全融合,以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记者 蔡晓磊)

[责任编辑: 邢苏蓉 ]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584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