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积极改善营商环境,通过精准纾困、优化金融供给服务,探索出一条以机制创新与服务下沉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紧密结合,激发经济活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现场(资料图)。
机制创新构建融资服务新体系
2024年以来,随着《水富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方案》出台,水富市各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创新机制,组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分阶段明确目标任务,推动形成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专班人员深入园区、社区、乡村,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全面纳入服务范围。通过走访,专班人员将政策送上门、把问题带回来,建立动态更新的企业需求清单,为政府和银行精准把握市场主体需求、后续施策奠定基础。
水富致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竹笋加工车间(资料图)。
自方案实施以来,专班已推动银行信贷资金直达众多小微企业,有效破解企业信息不对称难题。水富致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拥有1.8万亩竹笋基地,但因前期建厂和购买设备投入较多资金,在春笋收购季来临时陷入资金短缺困境。了解情况后,云南水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专班搭建的融资协调机制,活用“两张清单”和“一张码”,引入昭通市昭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保证人,为水富致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50万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目前其生产经营已步入正轨。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寻访”,水富市正将企业“跑断腿”变为信息“线上跑”,让银行从“不敢贷”转为“放心贷”,切实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服务下沉精准培育市场主体
水富市实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通过服务下沉精准培育市场主体。该贷款是政府与银行联合提供的资金保障,政策面向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10类群体及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水富旺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发展正是这一政策实行成效的生动缩影。

工作人员上门走访杨孝兵(资料图)。
水富旺达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孝兵最开始进行小规模的土鸡养殖,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原有场地和设备落后,但由于资金短缺,无法扩大规模、更新设备。关键时刻,云南水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执行主体,联动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杨孝兵提供1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这笔资金使水富旺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面积从1500平方米扩大至4700平方米,并从单一土鸡养殖转型至土鸡与生猪综合养殖。“现在每批次最多能养殖土鸡2000多只、外三元猪2000多头,年收入得到提升。”杨孝兵说。
今年以来,水富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已惠及119户,带动就业464人,实现“扶持一人、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
从融资协调机制到创业担保贷款,水富市优化营商环境,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通过及时贷款、上门服务及精准政策,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未来,水富市将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机制创新与服务下沉,加大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金融支持,促进服务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根基。(完)(刘思辰 揭倩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