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5年来,昭通市紧扣中央及省级部署要求,以制度完善、执法司法、守法普法、依法治理“四个新跨越”为支撑,纵深推进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法治建设群众综合满意率连续5年保持在96%以上。
法治根基持续夯实
5年来,昭通市制度体系从“有法可依”迈向“良法善治”,法治根基持续夯实。昭通市聚焦重点领域立法攻坚,累计完成4项关键立法项目,包括“小切口”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昭通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实现昭通政府立法从“无”到“有”的《昭通市人民政府立法工作规定》及稳步推进的《昭通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等。同时,昭通市开展系统性规范性文件清理,累计梳理658件文件,废止失效262件、修改33件,废止或修订不平等对待企业文件17份,维护法律体系协调性与权威性;在体制机制改革中,清理证明事项195项,推行告知承诺制97项、容缺受理147项,106项事项免于提交证照,实现“跨省通办”375项、“省内通办”799项,“一颗印章管审批”试点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铺开,涉企“督检考”事项精简6.53%,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公平正义可感可及
5年来,昭通市执法、司法部门从“规范履职”转向“法治为民”,公平正义可感可及。昭通市以示范创建为引领,鲁甸县获评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水富市成为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先行市;昭通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从86.38%提升至100%,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通过20批次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新增7000余名持证执法人员,市级案卷评查合格率从50%跃升至95%,行政复议纠错率从27.27%降至9.01%,行政机关败诉率年均下降2%。
昭通市扎实推进“六大顽瘴痼疾”等专项整治,2021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案件295484件,审执结288993件,审限内结案率达95.55%,上诉率下降3.84%,司法效率与公信力同步提升,彰显司法公正。
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5年来,昭通市守法普法从“被动知晓”升级“主动践行”,法治观念深入人心。2021年,昭通市创新推行“会前学法10分钟”制度,成为云南省率先开展该活动的州(市)。截至目前,昭通市各级累计开展学法超1万场次,市、县党校及云南扎西干部学院举办125班次专题培训,覆盖17649名党员领导干部。
昭通市开展“普法强基·赤水行”宣讲助力生态保护,依托扎西会议纪念馆建成“一会址、一园、一路、一街、一基地、一中心”红色法治阵地集群,打造特色普法品牌;创新推出“手机普法书屋”,2021年上线以来累计发布26部电子读本,阅读量超600万人次,其中《预防青少年犯罪法治小故事》获云南省“普法强基·我身边的法治故事”主题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一等奖。
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5年来,昭通市依法治理从“硬件达标”转向“效能凸显”,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昭通市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2+5”工作机制,构建市县乡村4级齐抓共管模式,聚焦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建设、矛盾化解、“一老一小”和防灾减灾等5项重点延伸治理触角。
昭通市强化基层治理力量,截至目前,乡镇(街道)执法队伍编制增长11.5%,选派150名政法副书记,招聘960名基层治理专干,选聘1413名法治副村长、2016名法治副校长,培育9190名“法律明白人”,配备275名司法协理员,构建全方位基层法治服务网络;治理成效持续彰显,2021年以来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05723件,调解成功率98.65%;命案发案数降至27年最低,“盗抢骗”案件下降57%,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
展望“十五五”,昭通市将聚焦法治昭通、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始终将法治昭通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以法治昭通建设助力昭通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