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怎么有个大家伙
穿着白色长筒袜走来走去
仔细一瞧,个头还不小
这么大个头跟白色长筒袜似乎有些不搭
但如果我说它是有“白肢野牛”这一外号的野牛
是不是一切就显得合理啦
大家好
我是生活在亚洲象国家公园候选区
西双版纳片区的亚洲象“小强”
说到今天的主角
跟我们亚洲象还有点关联呢
因为颜色相近
加上我们大象偏爱水
有当地人给我们取外号叫“老水牛”
同样是“牛”
我俩的体型却不一样
野牛比起我们亚洲象还是小了很多
但它们在牛科动物中
绝对算得上“大块头”
成年雄性野牛
站立时肩高可达2米以上
体重可超过1吨
浑身覆盖深褐至黑色的短毛
肌肉线条饱满流畅
不过最显眼的还是
它们的“白色长筒袜”
野牛四肢雪白
有“白肢野牛”之称
与魁梧的身材形成鲜明的反差
这些“白袜巨兽”与我们亚洲象
还有一个相似的地方
那就是和我们一样都过着群居生活
群体规模从几头到二三十头不等
不同的是
野牛的家族通常由一头
战力超强的公牛带领
但这头领头的公牛
并不是家族中的固定成员
如果它被挑战且败下阵来
那它便会被取代
必须离开牛群,独自去漂泊
所以在野外看到独自活动的野牛
一般都是公牛
牛群中的母牛是固定成员
小公牛随着年龄的增长
在亚成年时
大概率就会被领头的公牛驱逐出牛群
待到修炼足了战斗力
它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牛群
野牛听觉和嗅觉极为灵敏
在密林中活动时异常安静
有经验的护林员可以
通过观察它们留下的脚印、粪便和啃食痕迹
判断它们的活动路线和大致位置
但野牛数量稀少
大多时候还是依靠森林内的红外相机来监测
它们偏爱热带、亚热带的原始森林
尤其喜欢有水源、竹林和开阔草地的环境
在中国,它们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西部
它们的食谱随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
雨季吃鲜嫩的青草、竹笋
旱季则以树叶、嫩枝和树皮为食
虽然体型威武,但它们天性谨慎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时
就会用鼻子哼气
整个群体立即奔逃离去
如果领先的几头牛跑得太快
还会停下来等待同伴
是不是跟我们亚洲象一样有爱
不过野牛无论雌雄
均有粗大而光滑的角
一旦受到威胁
便会展现出极强的防御性和冲击力
听完我的介绍
有没有觉得其实许多动物都充满了灵性
如今,野牛的数量已十分稀少
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于2023年在全州范围内开展野牛种群调查
以进一步掌握野牛的分布情况及种群数量状况
多措并举保护它们
(完)
总策划:韩海阔
策划:李霞
统筹:罗春明
执行:柴静 徐华陵
指导单位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支持单位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