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象达镇勐蚌村,卷烟零售户李学宽家的新屋子刚刚完工。今年58岁的李学宽用半辈子的经历,见证了这座山村从“顿顿苦荞面果”到“生态产业富村”的转变。
勐蚌村处于海拔1400—2889米的高寒山区,年均10℃的气温,超2100毫米的降水量,寒冷潮湿的自然条件让多数农作物难以存活,唯有苦荞能在贫瘠的土地上扎根。庄稼地里长出的作物不值钱,脚下的路坑洼不平。李学宽那间仅能勉强维持生计的小卖部,货架上除了油盐酱醋,大多还有一些散装的苦荞面果。
李学宽整理货架(8月20日摄)。
“我这家店已经开了25年,一开始没有什么本金,主要销售文具、食品等小商品。交通条件也不好,依靠人背马驮才能进货。后来路修通了,自己也做起了卷烟零售,生意逐渐好转。”李学宽说道。
李学宽打理自己的新家(8月20日摄)。
随着勐蚌村引入了现代化的加工设备,村民们种植的苦荞走上了标准化、卫生化加工道路,销路也拓宽了。村里还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打通了销售渠道。
现在,李学宽的店铺以卷烟、苦荞面果、苦荞茶、蜂蜜销售为主。“现在大家关注到苦荞的营养价值,来买苦荞制品的游客也变多了。”李学宽说。(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