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长得像大象的文字吗?你听过“大象寨”吗?你知道亚洲象国家公园候选区藏着多少与大象有关的“秘密”吗?这里不仅是野生亚洲象的栖息地,亚洲象也早已化为文化符号与这里缔结了深深的羁绊……
生活在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群(资料图)。新华网发(周晨浩 摄)
在亚洲象国家公园候选区西双版纳片区,关于亚洲象的故事可以藏在一个地名里,可以藏在一个传说里,也可以藏在傣族人最质朴的感情中。这些故事,就从名为曼掌和曼列的两个村寨讲起吧!
地名里藏着的“大象”
走进位于景洪市勐养镇的曼掌村,一块刻有“曼掌”二字的石头格外显眼,石头旁有两头小象雕塑,仿佛向每一个进入村子的人诉说着这个传统傣族村寨与大象的故事。
刻有“曼掌”二字的石头及小象雕塑(3月8日摄)。新华网发(徐华陵 摄)
曼掌是傣语,意为“养大象的村寨”。勐养镇传统民族文化宣传志愿者岩罕介绍,过去的西双版纳,每个寨子都有不同的分工,曼掌就是专门养大象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曼掌早已不养大象,但曼掌与大象的情缘并没有随之结束,反而转为另一种形式存在。在传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加持下,曼掌成为大象与傣族文化的“传播站”。
航拍曼掌村(3月8日摄)。新华网发(徐华陵 摄)
“有的以为来这里还能看到真正的大象,也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感受我们的大象文化。”岩罕说,曼掌村与西双版纳野象谷等景区相邻,周边也有野生亚洲象生活的保护区,游客来到曼掌随处可见大象图案的织锦、陶器、雕塑,以及各种文创产品,大象文化融入各方各面。曼掌的寨心有一棵古树,曾经大象就养在这棵树下,这棵树也见证着大象的成长与离开,见证着村子的发展与变迁,见证着傣家人与大象的情缘。
在曼掌村,游客可以体验用陶土制作大象(3月8日摄)。新华网发(徐华陵 摄)
不过如果大家到了西双版纳,见到好几个曼掌村不要觉得奇怪,这里很多地方都有名为“曼掌”的村寨,它的存在象征着傣家人对大象的崇拜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
古老传说中藏着的“大象”
如果说大象为曼掌带来了旅游业的发展,那么在景洪市的曼列村,大象文化则对当地人的影响更为深远。在曼列村村口,一块石碑上刻有“曼列”,旁边则是曼列的傣文,两个字看上去都形似大象。“‘曼’字就像一头象鼻朝上的大象,‘列’字像三头并排行走的小象。”曼列村村民代表玉康罕说。
曼列村的石碑(3月8日摄)。新华网发(徐华陵 摄)
说起大象与曼列村的情缘,与曼掌村有些相似,那就是这个村寨也养过大象,为啥曼列也可以养大象?玉康罕讲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很久以前,曼列村正在挖创业大沟,引水灌溉农田,突然有一天,一头小象摔到了堤坝上,村里的老人将小象救回来精心照料,并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当时的傣王,因为这段奇妙的缘分,曼列村也被准许养大象,并且被视为“大象送来吉祥”的地方。
曼列村中有许多与大象相关的元素(3月8日摄)。新华网发(徐华陵 摄)
玉康罕介绍,在曼列村的历史上,大象是有文化与故事记载的,这段历史也一直传承了下来,对当地村民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村民们依然传承着许多与大象相关的习俗,以及世世代代对大象的喜爱与敬仰。
玉康罕为村寨制作的logo(3月8日摄)。新华网发(徐华陵 摄)
未来,曼列村将把对大象的热爱融入到村寨建设中。“我们想把村子设计成大象的形状,夜晚灯光亮起来以后,俯瞰村庄就像一头大象。”玉康罕说,目前这一目标也在规划中,她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够将设想变为现实,让更多人能看到这头特别的“大象”。
无处不在的“大象”
儿时的玉康罕曾与大象一同生活在这个村子里,她还保留着一张与大象共同拍摄的全家福。当时家家户户有喜事,都要把大象请到家里“做客”,寓意吉祥美好。村子里的最后一位养象人岩罕丹也令她印象深刻。在玉康罕的记忆中,当时村子里的那头大象不允许任何人靠近,但却很喜欢岩罕丹,在她看来,也许正是因为这位叔叔的善良与爱心,让聪明的大象选择了他。
生活在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群(6月30日摄)。新华网发(周晨浩 摄)
“有一次我们跟着岩罕丹叔叔去放大象,路过水塘的时候,大象用它的鼻子吸水玩,就像小孩子一样,我们也能感受到它的快乐。”说起与大象相处的点点滴滴,玉康罕难掩对大象的喜爱。当然,与她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所以这个村寨依然保留着许多大象相关的元素,例如大象曾经洗澡的水塘,还有村寨中随处可见的大象图案,这是村民们对往昔的纪念,也是对美好的向往。
曼列村的“打卡点”(3月8日摄)。新华网发(徐华陵 摄)
玉康罕还在家门口做了一面文化墙,宣传村寨文化,她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了解大象的故事,并且记住这个与大象息息相关的地方。
生活在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群(资料图)。新华网发(周晨浩 摄)
在曼掌村,大象的故事和文化也被一直传承着。作为勐养镇传统民族文化宣传志愿者,岩罕收集了许多与大象文化、傣族文化相关的展品,他希望有一天可以通过展览的形式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当地文化,进而带动亚洲象保护事业的发展。(完)
总策划:韩海阔
策划:李霞
统筹:罗春明
执行:柴静 徐华陵
指导单位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支持单位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景洪市委宣传部
勐养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