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季稳增收|烘烤精细化管理 促烟农稳产增收-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9/17 17:39:03
来源: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

烤季稳增收|烘烤精细化管理 促烟农稳产增收

字体:

  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太平镇地理村,因种植农户多,烟叶烘烤需求量大,为满足烟农的烘烤现实问题,施甸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联合施甸县民腾农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于2024年建成10座电能烤房群,覆盖260亩烤烟的烘烤需求。

地理村航拍(8月10日摄)。

  在烟叶采烤环节,太平烟叶工作站通过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烟叶烘烤质量。根据不同部位烟叶成熟标准,按照“下部叶适熟早采、中部叶成熟稳采、上部叶充分成熟一次性采收”的原则,提高烟叶采收的一致性。在烘烤前,提前进行鲜烟叶的分类,按照过熟、成熟、欠熟三个档次,进行分类编(夹)烟;按照高温层装过熟叶、中温层装成熟叶、低温层装欠熟叶”的原则进行分类装烟,并根据每户每杆的烟叶使用信息牌进行标记。

董国富查看烤房内金黄的烟叶(8月10日摄)。

  “在烤房群还没建成之前,烟农都是自建烤房,烘烤工艺也参差不齐,烟叶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过多。现在有了烤房群后大家不用担心烘烤工艺的问题。”太平镇地理村党总支书记董国富介绍,以前烟农自己负责分烟、编烟、烘烤,平均3小时才能完成一炉烟叶的烘烤;现在烟叶交由专人进行编烟、夹烟、烘烤,有专人负责协调统筹烤烟炉的使用时间,仅需2小时左右就能完成一炉烟叶的装烟入炉。烟农只需将鲜烟叶送到烤房后,工作人员便会安排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后续的烘烤流程,既省心又省力。

烟农正在分类编(夹)烟(8月10日摄)。

  目前,地理村电能烤房的使用处于满载状态,相比往年,已出炉的烤烟质量有所提升。从“各自为战”到“集中托管”,烟农得以从繁琐的烘烤流程中解放双手。电能烤房为山区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让烟农在烟叶采收季切实感受到便利与增收的双重红利,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