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部分嘉宾来到云南民族村参访。嘉宾们走进景区深度还原的少数民族村寨内,观看热闹的民族表演,“沉浸式”参与打跳,在热烈的氛围中感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嘉宾在云南民族村参访(9月8日摄)。新华网发(唐诺 摄)
云南民族村作为弘扬、传承、保护、展示云南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主题景区,展示着云南各民族的建筑艺术、歌舞服饰、文化风情、和生活习俗等,蕴涵云南25个少数民族文化精髓,荟萃本土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特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宾观看“上刀山”表演(9月8日摄)。新华网发(唐诺 摄)
初入民族村,目瑙纵歌欢歌点燃了现场气氛,不少嘉宾跟随节拍舞动。一旁捶打户撒刀发出的“叮叮当当”声吸引了嘉宾注意,纷纷上手体验制作。伴随一路欢歌,傣族姑娘向嘉宾们轻轻洒水、送出祝福,敲响象脚鼓、跳起嘎光舞;“上刀山”的表演带给嘉宾震撼体验;拉祜寨子内的演出互动感“拉满”……
嘉宾们一起“打跳”(9月8日摄)。新华网发(唐诺 摄)
参访期间,阿昌族、景颇族、德昂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等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建筑、舞蹈等文化元素都受到外国嘉宾的欢迎和喜爱,大家纷纷拿起手机记录,有的还与家人朋友线上分享。
演员和嘉宾共同演奏非洲鼓(9月8日摄)。新华网发(唐诺 摄)
“我身上穿的是我家乡的服饰,今天在这里看到这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发现它们之间有一些共同点。”《喀麦隆论坛报》记者珍妮·范卡姆指着身上的衣服说,“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与非洲传统服饰是有相似之处的,他们的舞步也能让我联想到非洲的舞蹈,我们一起唱歌、围着火一起跳舞,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温暖和热情好客。”(完)(范芳钰 李娜 唐诺)
【纠错】
【责任编辑:刘馨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