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一带一路”框架下中老跨境生态合作,推动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高质量发展,近期,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交流活动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举行。交流期间,双方技术人员就红外相机监测、无人机巡护技术应用开展实操培训,让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行动迈出了新步伐。
究竟何为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双方又为何要开展联合保护?联合保护行动开展以来有何成效?跟随亚洲象的“足迹”,共同走进这条中老边境的绿色生态长廊……
巡护员开展边境巡护工作(7月1日摄)。新华网发(徐华陵 摄)
边境线上的人象和谐
“这台红外相机拍摄到了亚洲象活动,记录一下。”7月的一天,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管护所龙门管护站负责人宋景帅带着巡护员们整理好装备,进入保护区并前往南满32—1号界碑,开展边境巡护工作。在检查红外相机时,他们发现了亚洲象的身影。
巡护员查看红外相机拍摄到的亚洲象影像(7月1日摄)。新华网发
开展边境巡护是龙门管护站巡护员们的日常工作之一。亚洲象作为这片土地的“跨国居民”,常被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监测到,当然它们有时也会走出保护区,去到村寨周边。
近年来,随着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以亚洲象为代表的野生动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此同时,为了避免人象冲突,巡护员们也为此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片区的野生亚洲象群(资料图)。新华网发(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宋景帅介绍,龙门管护站辖区共有11个村寨,其中7个村寨有专职亚洲象监测员,他们发现大象后便会通知管护站并发出监测预警,保障村民安全。此外,管护站的工作人员也时常进入村寨开展防象、护象的宣传工作。“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理解,保护工作也越做越好。”宋景帅说。
巡护员进村寨开展防象、护象宣传工作(7月1日摄)。新华网发
龙门管护站的巡护员朱禹治日常需要负责站内关于亚洲象的工作,向驻村亚洲象监测员以及村民收集亚洲象动向、撰写亚洲象活动日报并持续跟踪相关情况。当前,这里的亚洲象监测保护工作已经形成较好的规律,不断促进人象和谐。
中老联合 共同守护珍稀动植物的家园
人象冲突逐年减少是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行动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而亚洲象只是双方共同保护的重要森林资源之一。
中老双方技术人员开展实操培训(8月7日摄)。新华网发(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5个片区组成,其中勐腊和尚勇两个片区边境与老挝接壤,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的印支半岛一带,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为更好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西双版纳州积极与老挝北部南塔省、乌多姆塞省、丰沙里省进行合作交流,中老双方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工作也拉开了序幕。
工作人员开展联合巡护工作(资料图)。新华网发(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自联合保护工作开展以来,西双版纳州与老挝相邻3省共建“边境联合保护区”,与老挝南塔省开展联合执法、增殖放流行动,与老挝北部南塔省、乌多姆塞省、丰沙里省3省建立大气污染联络机制,携手共同建立起一条和谐的绿色边境生态长廊。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巡护和各类交流活动等持续开展,为中老双方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工作持续注入新动能。
工作人员开展联合巡护工作(资料图)。新华网发(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深化合作 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迈上新台阶
在2024年举办的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第十五次交流年会上,西双版纳州政府分别与老挝北部三省签署合作备忘录,未来将在打击跨境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森林草原病虫害监测、跨境防灭火及联合巡护等9个关键领域深化合作。经协商,双方一致决定,将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从300万亩扩至500万亩,携手促进绿色、高质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第十五次交流年会现场(资料图)。新华网发(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在近期举办的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交流活动中,与会代表共同回顾了自2006年启动联合保护行动以来从最初的边民交流起步,到逐步建立起涵盖500万亩边境联合保护区、开展跨境联合巡护和亚洲象保护等丰硕成果;分享了双方在打击跨境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森林草原病虫害监测、跨境防灭火及联合巡护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交流活动现场(8月8日摄)。新华网发(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基于过往的合作成果,近期举办的交流活动双方就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创新技术合作体系、健全长效合作机制等方面达成战略共识——以持续推进亚洲象等旗舰物种跨境保护为抓手,逐步探索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新举措,共同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双方将巩固“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年会”等高层对话平台,深化部门协调联动,持续推进跨境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完善从民间交流到官方协作的立体化保护网络,推动联合保护从单一物种拓展至多物种协同保护。(完)
总策划:韩海阔
策划:李霞
统筹:罗春明
执行:柴静 徐华陵
海报设计:陈寒青
指导单位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支持单位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