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都龙镇辣子寨村,欢庆火把节的舞蹈在这个矿山旁的村落跳起,院坝里迎来了服饰各异的客人,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联锌铟”)的职工也受邀前来,与辣子寨村民共度佳节。
多年来,华联锌铟探索出“1214”特色工作法,加强各民族职工之间以及广大职工与周边村寨群众的交往交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华联锌铟职工与各族群众共同欢度火把节(7月24日摄)。新华网发(华联锌铟 供图)
据了解,华联锌铟现有在职职工1982人,除云南外,还有来自江西、湖南、辽宁、陕西等地的汉族、壮族、苗族、彝族等17个民族的职工。为促进各民族职工共通共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华联锌铟一直致力于为各民族职工搭建成长平台,让各民族职工充分融入企业、发挥所长,积极为当地发展作贡献,被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称号。
华联锌铟创建了围绕一个“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抓实“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和谐发展”“抓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两项任务、落实一个“扛起强边固防政治责任”重点、做到“生活、情感、思想、工作”四个融合的“1214”特色工作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发展血脉并力行实践。
“不论是苗族还是壮族,各民族同事在工作中没有什么差异,大家都是‘一家亲’。”华联锌铟选矿副总工程师兰希雄说,华联锌铟每年制定培训计划,重点提高初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培养边疆技术人才。近年来,兰希雄通过召集技术人员参与科研技改项目方案论证和实施提高技术人员专业能力,共培养7人晋升高级职称、10人晋升中级职称,培养硕士及以上学历3人,文山州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技术带头人1人、技术创新人才4人。
华联锌铟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苏元介绍,华联锌铟在推进职工创新创效活动中坚持为首创者、带头人“冠名”,积极组织开展职工先进操作法提炼推广活动,通过以职工姓名命名的方式,让职工的成就感、获得感持续加强。2021年以来,华联锌铟共提炼55条以职工命名的先进操作法。
2015年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壮族青年李自刚便加入了华联锌铟。“能在家乡工作感觉很幸福,工作以来也得到了各类技术培训,感觉自己成长很快。”李自刚说,他现在已经成为高级技术骨干,希望未来能在各民族同事的帮助下更上一层楼。(完)